天安字典

《台城杂诗七首》

时间: 2025-04-27 15:21:54

诗句

长歌山水五风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每谓肉身求净观,犹胜饭袋绕诸方。

因风老叶闲粘纲,久雨新苔巧占墙。

何以待宾余旧贯,一香一饭一胡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54

原文展示:

长歌山水五风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每谓肉身求净观,犹胜饭袋绕诸方。
因风老叶闲粘纲,久雨新苔巧占墙。
何以待宾余旧贯,一香一饭一胡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长歌吟咏山水间的风霜,翠绿的竹子和青松是我心灵的屏障。人们常说肉体的存在追求清净的境界,但这却比不上满腹的饭食和随处游荡的思想。随风飘落的枯叶随意附着在绳索上,久雨滋润下的新苔巧妙地占据了墙面。对于来访的宾客,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接待呢?一壶香茶、一顿饭菜、一张胡床就足够了。

注释:

  • 长歌:长久地歌唱。
  • 山水五风霜:指山水景致中的五种自然元素,包括风和霜,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臣防:心灵的屏障。
  • 净观:追求清净的境界。
  • 饭袋:比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因风老叶:因风而老去的树叶。
  • 新苔:久雨后长出的苔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哲理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曹勋对山水的观察与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蕴含了深厚的哲理。

诗歌鉴赏:

《台城杂诗七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曹勋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长歌山水五风霜”引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五种元素,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仰与感悟。接下来,诗人提到“翠竹青松”,强调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屏障,显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对肉身求净观的讨论中,诗人以“犹胜饭袋绕诸方”反讽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指出精神的清净比物质的丰盈更为重要。通过“因风老叶”和“久雨新苔”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然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暗示着人生的哲理。

最后,诗人以“何以待宾余旧贯”结束,表达了对待来客的一种朴素态度,强调生活的简单和真诚。一香一饭一胡床,虽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歌山水五风霜:通过长歌表达对山水的感受,五风霜代表自然的不同状态。
  • 翠竹青松是臣防:翠竹和青松是诗人心灵的护卫,象征着自然的庇佑。
  • 每谓肉身求净观:人们常常谈论肉体的清净。
  • 犹胜饭袋绕诸方:相比肉体的追求,精神追求更为重要。
  • 因风老叶闲粘纲:自然界的变化,随风而落的树叶。
  • 久雨新苔巧占墙:雨后新生的苔藓,象征生命的顽强。
  • 何以待宾余旧贯:如何接待来访的朋友。
  • 一香一饭一胡床:简单的款待,体现诗人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饭袋”比喻琐事,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如“翠竹青松”与“长歌山水”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强调精神追求的价值,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和生命的广袤。
  • 翠竹青松:象征坚韧与宁静。
  • 老叶:象征衰老与变化。
  • 新苔:象征生命的再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曹勋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净观”是指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精神追求
    • C. 对自然的观察
  3. 诗人如何接待来访的客人?

    • A. 丰盛的宴席
    • B. 简单的茶饭
    • C. 豪华的床榻

答案:

  1. B. 曹勋
  2. B. 精神追求
  3. B. 简单的茶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曹勋与王维的诗作,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但曹勋的诗更具生活气息,王维则更偏向于深邃的哲理和意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简寂观 题溪口广慈寺 游日山 题共乐堂 哭孟东野二首 新开望山处 白纻歌二首 寒食行 斜路行 春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久孤于世 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爱不释手 己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赤绳系足 包含功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颡推之履 以身殉国 碳源 亅字旁的字 晔煜 铴锣 斗凿 冰清玉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