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时间: 2025-05-21 12:20:25

诗句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20:25

原文展示

白莲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话文翻译

这朵白莲多么容易被其他艳丽的花卉所掩盖,这花真是与瑶池相配。
它一定心中有怨恨,但无人能觉察,清晨的月光和微风中,它似乎要悄然落下。

注释

  • 素花:指白色的花,素指洁白、朴素。
  • 别艳:指其他艳丽的花卉,别指他者,艳指色彩鲜艳。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与美丽的花卉联系在一起。
  • :这里指的是内心的怨恨或不满。
  • 月晓:月光明亮的清晨。
  • 欲堕时:形容白莲在风中摇曳,似乎要落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子美,号白云,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尤其擅长描绘花卉和山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龟蒙游访名胜、欣赏自然之时,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被遗忘与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白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白莲的孤独与清丽,反映了自身的心境。诗的开头“素花多蒙别艳欺”,直接点明了白莲的处境,尽管它洁白无瑕,却常常被其他艳丽的花朵所掩盖,象征着在众多繁华中被忽视的美。接着,诗人将其与“瑶池”相联系,说明白莲的独特之美,正如仙境中的花朵,超脱尘世的纷扰。

第三句“还应有恨无人觉”,进一步深化了白莲的情感世界,它的美丽与孤独交织,内心的怨恨无人能觉察,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一句“月晓风清欲堕时”,描绘出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白莲在月色和微风中似乎要飘落,象征着脆弱的美丽和命运的无常。这种情感的渗透,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种花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孤独和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素花多蒙别艳欺”——白莲的洁白常被其他艳丽花朵掩盖,显现出它的无奈。
  2. “此花真合在瑶池”——白莲的美丽与瑶池相得益彰,暗示其高洁的品质。
  3. “还应有恨无人觉”——白莲内心的怨恨无人知晓,揭示出它的孤独。
  4. “月晓风清欲堕时”——在清晨的宁静中,白莲似乎要随风而落,象征其脆弱与美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莲比作瑶池中的花,突显其绝美与孤独。
  • 拟人:赋予白莲人的情感,表达其内心的怨恨。
  • 对仗:如“月晓风清”与“欲堕时”的对仗,使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孤独与美的深刻思考,白莲虽美却常被忽视,象征着在繁华喧嚣中被遗忘的真实情感。

意象分析

  • 白莲:象征纯洁、高雅,与世俗喧嚣相对立。
  • 瑶池:代表理想的美好境界,暗含对美的追求。
  • 月晓:象征宁静与清新,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莲在诗中被什么所掩盖?

    • A. 其他白花
    • B. 艳丽的花卉
    • C. 绿叶
  2. “此花真合在瑶池”中的“瑶池”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的池塘
    • B. 传说中的仙境
    • C. 乡村水塘
  3. 诗中白莲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怨恨
    • C. 满足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陆龟蒙的《白莲》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二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但陆龟蒙更侧重于美的脆弱与被忽视的主题,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陆龟蒙传略》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病中偶述 水调歌头 代送路同知罢归 以上鄱阳五家集本 水调歌头 甲子客济南,中秋对月,感怀 水调歌头 送恽南田之钱塘并柬毛稚黄 水调歌头·题苏砚图 水调歌头 悼刘禺生先生,次苏东坡韵 水调歌头(春寿太守) 水调歌头(徐侍郎生辰) 水调歌头 此下原有沁园春七返还丹一首,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罔上虐下 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枕方寝绳 无以塞责 一介不取 蛇蜮 包含书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弃恶从善 立字旁的字 杂术 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上竿掇梯 包含坞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量交 弋字旁的字 通讯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