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25
赠眼齿科林殿干
眼必延厥光,齿必全厥刚。
裂眦不足贵,所贵者目辽。
穿龈不足畏,所畏者唇亡,
入恃明者必察,恃刚者必伤。
此林氏子以是语语我,我亦以是语信其医之良,因墨之右方。
眼睛要能延续光明,牙齿要能保持坚硬。
眼角的皱纹并不算什么珍贵,珍贵的是眼睛的远眺。
牙龈的穿孔并不值得害怕,真正要害怕的是嘴唇的缺失。
依靠智慧的人必定会警觉,依靠刚强的人必定会受伤。
这位林氏的儿子用这些话来教诲我,我也以这些话来相信他的医术良好,因此写下了这些方剂。
陈郁,宋代诗人,风格清新,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活体验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医疗或保健的语境中,表达了对眼齿健康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医学的理解和对医者的信任。
这首诗通过对眼睛和牙齿的关注,深刻探讨了健康与生活的关系。开头两句直接揭示了眼睛和牙齿的重要性,展示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生理需求。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通过对“裂眦”和“穿龈”的讨论,提出了更深层的哲理:外在的缺陷并不可怕,真正值得担忧的是功能的丧失和智慧的缺乏。诗中的“恃明者必察,恃刚者必伤”不仅是对医理的总结,也可看作是一种人生哲学,强调智慧与刚强的平衡。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传承,林氏的教诲既是对医学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健康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整首诗歌围绕健康与智慧展开,强调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对医学的信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信任,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所说“眼必延厥光”是指什么?
A. 眼睛要明亮
B. 眼睛要能看远
C. 眼睛要保持健康
D. 以上皆是
作者对“穿龈”的态度是?
A. 非常害怕
B. 不足畏惧
C. 需要治疗
D. 不在意
诗中提到的“恃明者”指的是哪类人?
A. 聪明的人
B. 刚强的人
C. 视力好的人
D. 医生
对比陈郁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但陈郁更侧重于身体健康与医学的探讨,而李白则显得更加豪放与洒脱。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