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33:43
原文展示:
将晚多秋色,枫林醉叶丹。
天随云变幻,人共月孤寒。
笔砚生涯拙,诗书气味酸。
愁怀无可遣,独把剑来看。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秋色渐浓,枫树林中的叶子醉成了红色。
天空随着云的变化而变化,人与月同在的孤独与寒冷。
书法和写作的生涯拙劣,诗书的气味显得酸涩。
愁苦的心情无处发泄,独自拿着剑来凝视。
注释:
- 将晚:指傍晚时分。
- 醉叶丹:形容枫树的叶子红得像喝醉了一样,美丽而鲜艳。
- 随云变幻:天空的颜色随着云朵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自然的多变和无常。
- 人共月孤寒:人和月亮在一起,感到孤独和寒冷,传达一种凄凉的情感。
- 笔砚生涯拙:指自己的书法和写作水平拙劣。
- 气味酸:诗书的感觉似乎带有一种酸涩,与愁苦的情绪相连。
- 愁怀无可遣:愁苦的心情无处可发泄,感到无奈。
- 独把剑来看:拿起剑来观看,可能暗示对生活的反思或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印古,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以其作品中的情感深邃和自然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枫叶如火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生活和自我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以“将晚多秋色”引入,表现出秋天的浓厚氛围,枫树的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接下来的“天随云变幻”则展现了自然界的不断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与秋天的景色相融合,突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笔砚生涯拙”一语道出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满,表达了他在追求艺术上的艰难与挫折。随后“诗书气味酸”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失落感,仿佛诗书的气味都变得酸涩,映射出他的心情。最后一句“独把剑来看”不仅是一种无奈的发泄,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探寻,试图通过剑的象征来解读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那种在孤寂中思考人生的哲学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晚多秋色:通过描写傍晚的秋色,为整首诗设定了氛围。
- 枫林醉叶丹: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枫树的美丽,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绚烂。
- 天随云变幻:表达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不可预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人共月孤寒:人和月亮相伴,却感到孤独,暗示人情的冷漠。
- 笔砚生涯拙:自我批评,表现出对自身创作的不满和无奈。
- 诗书气味酸:诗书带来的不仅是精神的追求,还有愁苦的情绪。
- 愁怀无可遣:愁苦的心情无法得到宣泄,暗示内心的压抑。
- 独把剑来看:拿起剑来观察,象征着对生活的思考和自我反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枫叶的颜色比作醉酒,生动形象。
- 对仗:如“人共月孤寒”与“笔砚生涯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彩的变化赋予了天空生命,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衰落,传达出时间的流逝。
- 枫林:代表着美丽、短暂与生命的激情。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常与人类的情感相连。
- 剑:象征着力量与思索,也可以代表对生活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将晚多秋色”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夏天的阳光
B. 秋天的傍晚
C. 冬天的雪景
-
诗人对自己的创作能力的态度是:
A. 十分自信
B. 感到无奈
C. 认为很出色
-
“愁怀无可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和愁苦
C. 忧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白《月夜思》: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李白更多的是通过月亮来抒发情感,而彭印古则通过秋天的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愁苦。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与个人命运,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秋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