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一百首·廉颇》

时间: 2025-04-27 15:30:46

诗句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46

原文展示:

廉颇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即使流传下来的话语如同三支箭一样不可靠,我仍然能够凭借一马之力来支撑我的骑鞍。君王如果不亲自考验下属,而仅仅听信别人的话,那就很难真正了解他们的能力。

注释:

  • :空洞、虚无的意思。
  • 三遗矢:三支箭,形容传言不实或不靠谱。
  • 犹堪:仍然可以,表示一种能力或资格。
  • 据鞍:骑马时倚靠在鞍上,形容一种自信的姿态。
  • 君王:指统治者。
  • 自试:亲自考验、尝试。
  • 耳目信人:只凭耳闻相信他人,形容一种盲目的信任。
  • :困难、难以。

典故解析: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他曾因与蔺相如的争执而产生矛盾,后来两人和解,展现了宽容与智慧。诗中提到的君王和信人,隐喻了对统治者选择和信任的重要性,提醒君王应多亲自考察人才而不是盲目听信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瑶田,号青莲,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对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诗人借廉颇这一历史人物,表达对君主亲自考察人才的重要性的看法,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廉颇的名字为题,首先引人注目的是诗中强烈的对比手法。开头的“浪说三遗矢”以形象的比喻,传达了流言蜚语的虚妄,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的重要性。紧接着,诗人通过“犹堪一据鞍”展现了廉颇的自信和能力,表明即使在不实之言的情况下,他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而不被影响。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君王的劝诫,强调君王应亲自考察才能,而不是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这不仅是对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种批评,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坚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政治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浪说三遗矢:通过“浪说”强调流言的虚无,“三遗矢”则暗示这些信息的不可靠性。
  2. 犹堪一据鞍: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廉颇能力的肯定,尽管有谣言流传,他依然有能力自信地立足。
  3. 君王不自试:提醒统治者要亲自对待人才,不能懈怠。
  4. 耳目信人难:强调盲目相信他人会导致判断错误,影响治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假的传言比作三支箭,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君主治理能力的关注,强调了亲自考察的重要性,表明了诗人对忠诚与能力的崇高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遗矢:象征谣言与虚假信息。
  • :象征信心与能力的支撑。
  • 君王:象征权力与统治者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说三遗矢”中“浪”字的意思是?
    A. 浪费
    B. 空洞
    C. 浪潮
    D. 浪荡

  2. 诗中提到的“君王”应该怎么做?
    A. 听信他人
    B. 自己考察
    C. 不管人才
    D. 依赖流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 李白的《将进酒》:豪放的气质与对人才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廉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对政治的思考,但《滕王阁序》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廉颇》则集中在对领导者的劝诫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汉诗》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廉颇》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夕不寐二首 昌英叔门外小树木犀早开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读书台 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送黄仲委秉少卿知泸州二首 明发戈阳县 立春日有怀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鹊菅巢既成为鸠所据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乡思 包含违的成语 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集事 糹字旁的字 教练 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畜我不卒 鼠字旁的字 鞠躬君子 黍字旁的字 力钧势敌 车门 一人不敌众人智 忘战者危 弋字旁的字 政道 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