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雨后》

时间: 2025-05-12 13:34:28

诗句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

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34:28

原文展示

雨后 赵蕃 〔宋代〕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 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

白话文翻译

害怕暑热常常怀疑自己生病,遇到凉爽时又作诗。 整理头巾看镜子时感到懒散,走路经过走廊时脚步迟缓。 草木消除了陈旧的意念,江山展现出新的姿态。 徘徊时仿佛自得其乐,倚靠时却不知为何。 高官厚禄的书信断了,长期贫困的志向未变。 没有官职的束缚难以缓解,有竹子可以医治俗世的烦恼。 不被赏识只能写成赋,归来时也只是随意说说。 行事藏心随着所遇而变,造物主岂会欺骗人。

注释

  • 畏暑常疑病:害怕暑热,常常怀疑自己生病。
  • 逢凉还作诗:遇到凉爽时,又激发了作诗的兴致。
  • 岸巾看镜懒:整理头巾看镜子时感到懒散。
  • 步履过廊迟:走路经过走廊时脚步迟缓。
  • 草树消陈意:草木消除了陈旧的意念。
  • 江山发令姿:江山展现出新的姿态。
  • 裴徊如自得:徘徊时仿佛自得其乐。
  • 徒倚竟何为:倚靠时却不知为何。
  • 厚禄书多断:高官厚禄的书信断了。
  • 长贫志未移:长期贫困的志向未变。
  • 无官带难缓:没有官职的束缚难以缓解。
  • 有竹俗能医:有竹子可以医治俗世的烦恼。
  • 不遇徙成赋:不被赏识只能写成赋。
  • 归来亦漫辞:归来时也只是随意说说。
  • 行藏随所遇:行事藏心随着所遇而变。
  • 造物岂无欺:造物主岂会欺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经历了一段官场生涯后,回归田园生活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畏惧,又展现了他对凉爽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诗人表达了对暑热的畏惧和对凉爽的喜爱,以及在凉爽时激发出的诗歌创作热情。
  2. 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诗人描绘了自己懒散的状态,整理头巾看镜子时感到懒散,走路经过走廊时脚步迟缓。
  3. 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厌倦。
  4. 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徘徊时的自得其乐和倚靠时的迷茫。
  5. 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贫困生活的坚持。
  6. 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诗人表达了对官职束缚的厌倦和对竹子医治俗世烦恼的向往。
  7. 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诗人表达了对不被赏识的无奈和对归来的随意。
  8. 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造物主的怀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中的“畏暑”与“逢凉”,“常疑病”与“还作诗”形成对仗。
  • 拟人:如“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中的“草树消陈意”和“江山发令姿”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姿态。
  • 比喻:如“有竹俗能医”中的“竹”比喻为医治俗世烦恼的良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造物主的怀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暑热:象征官场生活的炎热和压抑。
  • 凉爽:象征自然生活的清新和舒适。
  • 草树:象征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厌倦。
  • 江山:象征新生活的姿态和对旧生活的厌倦。
  • 竹子:象征医治俗世烦恼的良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畏惧和对凉爽的喜爱,以及在凉爽时激发出的诗歌创作热情。

    • 正确
    • 错误
  2. 诗中“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旧生活的厌倦。

    • 正确
    • 错误
  3. 诗中“有竹俗能医”中的“竹”比喻为医治俗世烦恼的良药。

    • 正确
    • 错误

答案:1. 正确 2. 正确 3.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赵蕃《雨后》: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赵蕃的诗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 稻田听水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四 春暮 菩萨蛮 为叶淑娆夫人缋菊花便面 菩萨蛮 其十六 菩萨蛮 丸月又圆,家书久杳,倚声成句,简寄宣南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下如雨 四分五落 氏字旁的字 隆指 愈愈 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鹍弦 铁石心肠 澡濯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车字旁的字 包含鹃的词语有哪些 河汉予言 没金饮羽 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