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城》

时间: 2025-07-12 10:35:40

诗句

晋代衣冠空薜萝,石城埤堄尚娥娥。

镇雄江汉山增险,藩撤孙吴水不波。

混一方知臣力瘁,忧危孰料女戎多。

废兴堪下千秋泪,若问浮名心已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35:40

原文展示:

石城
晋代衣冠空薜萝,
石城埤堄尚娥娥。
镇雄江汉山增险,
藩撤孙吴水不波。
混一方知臣力瘁,
忧危孰料女戎多。
废兴堪下千秋泪,
若问浮名心已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晋代的衣冠已空,只有薜萝在蔓延。石城的水面上,依旧映衬着美丽的月光。镇雄的江汉山脉愈加险峻,孙吴的水面却依然平静。治理一方的臣子辛劳至极,忧虑危险的事物,谁能料到女戎的数量如此之多?对于兴废,历史长河中泪水千行,只问浮华的名声,内心却已无所依恋。

注释:

  • 薜萝:一种藤本植物,常用作比喻,象征着荒凉与失落。
  • 埤堄:古代水边的堤防,这里描绘了石城水面的美丽。
  • 镇雄:地名,古代指代某个地方的险峻。
  • 孙吴:指三国时期的吴国,意指历史上的政治局势。
  • 女戎:指代北方民族,暗指外族入侵的威胁。
  • 浮名:虚假的名声或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莲,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常带有忧国忧民之情。他的作品多展现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石城》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石城的景象,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反映了对政权更迭、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歌鉴赏:

《石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邃的诗。李莲通过对石城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困扰的忧虑。诗中“晋代衣冠空薜萝”开篇即以清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沧桑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已然消逝,留下的只是荒凉的景象。

“镇雄江汉山增险,藩撤孙吴水不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历史的平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政局变迁的隐喻,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李莲通过“混一方知臣力瘁,忧危孰料女戎多”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尤其是外族的威胁。诗人感受到治理国家的艰难与无奈,忧虑着国事的危机与未来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莲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名声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历史感与对未来的无能为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晋代衣冠空薜萝”:描绘晋代的繁华已逝,留下的是荒凉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怀古情怀。
  2. “石城埤堄尚娥娥”:石城的美丽依旧,反衬出历史的沧桑。
  3. “镇雄江汉山增险”:镇雄的地理环境愈加险峻,暗含对当下局势的警惕。
  4. “藩撤孙吴水不波”:政治局势的变化,带来水面平静的表象,反映出内心的波动。
  5. “混一方知臣力瘁”:治理国家的臣子,为国操劳,感到身心俱疲。
  6. “忧危孰料女戎多”:对外族入侵的担忧,体现了历史的危机感。
  7. “废兴堪下千秋泪”:历史的兴废与个人命运交织,感叹岁月流逝。
  8. “若问浮名心已磨”:询问浮名,内心已经被磨平,反映出对名利的厌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废兴”和“千秋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薜萝”象征荒凉,展示出历史的变迁。
  • 拟人: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名声与内心感受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悲凉而又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薜萝:象征着衰败与失落,形成与历史辉煌的鲜明对照。
  • 石城:代表着历史的遗迹,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承载了过往的记忆。
  • 江汉山:象征自然的险峻,与历史的变迁形成对比。
  • 女戎:代表外族的威胁,暗示着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莲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汉代
    • B. 唐代
    • C. 清代
    • D. 宋代
  2. 诗中的“薜萝”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荒凉
    • C. 安宁
    • D. 和平
  3. “镇雄江汉山增险”中的“增险”指的是:

    • A. 地理环境的变化
    • B. 人民的生活
    • C. 政治的稳定
    • D. 文化的繁荣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个人名利与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莲的《石城》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李莲更加强调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反思,而杜甫则通过描绘时局的动荡来传递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莲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此君室 七夕 三用韵酬诸丈 暑不杂兴 夜大风 礼斗石 江尉见过 枇杷 次韵海棠 题义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熟门熟路 临池学书 张灯挂彩 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仳别 香字旁的字 回纥 依人作嫁 避祸求福 榛薄 井函 左揆 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