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00
《送林推官》
作者:刘克庄
仕泉一郡共称贤,今仕于漳想亦然。
非有珠犀堪自献,若无栀蜡可为研。
恶贪泉水平生洁,缺相轮尖早晚圆。
若是尚书问村叟,衰残恰似挂冠年。
我在泉州任职的郡县,都称赞你是贤良之士,而你如今在漳州任职,我想也一定很优秀。
你不是用珠宝和犀牛角来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像栀子和蜡烛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
贪婪的泉水虽然水平而清澈,但缺乏锐利的轮廓,早晚也会变得圆润。
如果尚书去询问乡里的老者,他的衰老就如同挂在头上的冠冕一般。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觉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派为主,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诗人对官场的看法与对朋友的寄托,反映了对官员的期望及政治环境的思考。
《送林推官》是一首抒发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社会政治的深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林推官的赞美与鼓励,表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鼓励,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的某种无奈与反思。开头两句,诗人提到林推官在泉州的声誉,接着以“非有珠犀堪自献”强调才华与品德的本质,表达了对官员的期待。诗中对贪婪与清白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警觉与思考。最后,诗人用“衰残恰似挂冠年”来形象地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增强了诗的哲理性与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官场现状的反思,强调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犀”象征什么?
“若是尚书问村叟”中“村叟”指的是谁?
诗中强调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道德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