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3:49
寄乐天
作者: 元稹
闲夜思君坐到明,
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
初得官时髭未生。
二十年来谙世路,
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
知向人间何处行。
在这悠闲的夜晚,我思念你直到天明,
追忆往事更加使我伤感。
我们同登科举之后心意相通,
而我刚得官职时连胡须都尚未生长。
这二十年来我对世事已经十分熟悉,
却在三千里之外的老江城。
我相信未来仍有更好的前途,
但不知去人间何处去寻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号简子,唐代著名诗人,和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情感真挚而细腻。
《寄乐天》写于元稹与白居易相识多年,二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诗中透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寄乐天》是一首表达友人思念之情的诗作,整首诗简单而真挚地流露出对友人的怀念。开篇“闲夜思君坐到明”便引入了思念的主题,“到明”不仅说明了思念的时间之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挂念。接下来的“追寻往事倍伤情”则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情感,追忆往事带来的伤感与愁苦交织在一起。
诗中提到“同登科后心相合”,展现了两人共通的经历与情感的默契,这种相知相惜的关系在古代文人中极为珍贵。而“初得官时髭未生”则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青涩与懵懂,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成长的过程。
后半部分“二十年来谙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熟悉与对友人的思念,尽管身处遥远的地方,心中仍有对未来的期许与探索的冲动。最后一句“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则是对未来的希冀,表达了在迷茫中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全诗以清新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闲夜思君”意指什么?
A. 思念朋友
B. 感叹生活
C. 追忆往事
“同登科后心相合”中提到的“科”指什么?
A. 科技
B. 科举
C. 科学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念
B. 友谊与人生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