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8:02
木犀满送第三香,交割秋光与后行。
细雨斜风篱下菊,安排青蕊做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秋季的美丽景象。木犀花的香气弥漫,仿佛在告别秋天的光辉;细雨伴随着斜风,洒落在篱笆下的菊花上,显得格外娇嫩。诗人将青色的菊蕊安排在重阳节时盛开,暗示着对重阳节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珍视。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重阳”习俗,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菊花在这个节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坚韧与清雅,诗人通过细雨斜风中的菊花映射了人生的哲理与节日的文化内涵。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奖菊二绝》创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秋天的深情。
《奖菊二绝》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与对菊花的赞美。开篇的“木犀满送第三香”,不仅展现了秋季花香四溢的景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以“细雨斜风篱下菊”描绘了菊花在细雨和微风中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受。最后一句“安排青蕊做重阳”则将时令与情感结合,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期待,透出一丝温情与哲思。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细雨和斜风的描写,增强了菊花的娇美形象。整首诗在艺术上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既有自然景色的真实感,又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全诗围绕菊花展开,象征着坚韧、清雅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木犀”是什么花?
A. 菊花
B. 木犀花
C. 玫瑰花
D. 桃花
“细雨斜风”用来形容什么?
A. 夏天的热情
B. 秋天的清新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重阳节的象征是什么?
A. 友情
B. 长寿
C. 爱情
D. 春天
通过对比洪咨夔的《奖菊二绝》和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秋天的不同理解:洪诗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索与哲理的深邃。两者在主题上都反映了对时光与自然的关注,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