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40
二月江城寒未解。萧瑟嵯峨,楼阁苍烟外。破帽低檐风野赖,榆钱满地还春债。睡起山容多笑态。一抹青痕,省识真眉黛。欲向深春求浅爱,斜阳立尽终相待。
二月的江城寒意尚未消散,萧瑟的景象在高耸的楼阁和缭绕的烟雾中显得愈发凄凉。破旧的帽子和低矮的屋檐在风中显得格外孤独,满地的榆钱仿佛在偿还春天的债务。睡醒后看到山的轮廓,心中不禁多了几分笑意,脸上淡淡的青痕让我一下子想起那真实的眉黛。想在深春之际寻求一份浅浅的爱,斜阳的余晖似乎在等着我。
作者介绍:张采庵,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受传统文化影响,但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早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映射出当时社会变迁带来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鹊踏枝》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特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二月江城寒未解”,以清冷的气候引入,暗示了一种孤独和等待。接着“萧瑟嵯峨,楼阁苍烟外”,展现了高楼大厦在烟雾中的孤寂感,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
“破帽低檐风野赖”,描绘了人们在寒风中瑟缩的样子,突显出生活的艰辛。而“榆钱满地还春债”则通过榆钱这一意象,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责任结合,暗示着春天不仅是希望的开始,也意味着过去的负担。在此背景下,诗人“睡起山容多笑态”,从沉睡中醒来,面对此情此景,心中不禁生出笑意,似乎预示着春天的温暖即将到来。
整首诗在语言上使用了许多优美的修辞,如“斜阳立尽终相待”,将春天的温暖与诗人对爱情的向往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期待与温柔的情感。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自然的美,更通过自然景物映射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内心情感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温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采庵的《鹊踏枝》和孟浩然的《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张采庵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波动,而孟浩然则侧重于春天的自然之美。两首诗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共同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