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42
庚寅秋病得语不复诠次名曰感怀 其二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祖龙制八极,法令如乱麻。
儒冠委秋山,王燄明朝霞。
所以武陵人,入山种桃花。
如何东陵侯,苟此旦暮华。
堂堂炎汉叟,却种青门瓜。
舒卷迷大运,千古为悲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的感慨,借用历史人物和典故,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祖龙(即黄帝)制定法令,形容法令混乱无章;儒生的帽子落在秋山上,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脱节。诗的后半部提到武陵的桃花源,暗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又提到东陵侯的悲惨结局,表现了对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深深悲叹。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融入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悟,展现对社会的关怀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庚寅年,诗人因秋病而作,表达了其在身体虚弱、社会动荡背景下的无奈与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悲哀。开头两句通过“祖龙制八极,法令如乱麻”引入,表现了国家治理的混乱,暗示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失落。接下来的“儒冠委秋山”更是体现了士人理想的破灭,儒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令人心痛。
诗中提到的“武陵人,入山种桃花”,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即出现的“东陵侯”则是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两句“舒卷迷大运,千古为悲嗟”,更是点明了历史的沉浮与人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千古流变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情感深邃而沉重,展现出黎廷瑞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陵侯”主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祖龙制八极,法令如乱麻”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武陵人,入山种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黎廷瑞的此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理想社会的不同理解与表达。黎廷瑞的诗中更多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而陶渊明则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