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48
风调花常逐岁新,苦惭诗思只陈陈。
吟成不敢分明举,生怕渠知鄙薄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开的欣喜,但自己创作的诗歌却感到羞愧,只是陈旧的思想。虽然写成了诗,却不敢清楚地抒发出来,生怕别人会看不起自己。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擅长用清新灵动的语言描绘春夏秋冬的景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可能在欣赏梅花时感受到自己创作的不足,因而产生了对旧诗的惭愧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诗的开头提到“风调花常逐岁新”,直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作者用“苦惭”二字引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自省,表现出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诗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诗人不敢“分明举”自己的作品,显示出对外界评价的敏感和自卑。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他对创作自信心的缺乏,展现出一种对自我期许与现实矛盾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然的美好
B. 对自己诗作的惭愧
C. 对他人评价的无所谓
D. 对生活的无奈
“风调花常逐岁新”中的“花”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梅花
C. 自然景物
D. 诗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镃与王安石的梅花诗都展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但张镃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情感反思,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质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