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02
分湖吟社昔年开,遗址徒存莽草莱。
画桨寻秋灯上后,珠帘卷雨雁飞回。
矮篱屈曲寒花乱,残照迷离铁笛哀。
渐觉年时怀抱恶,每逢山水一低徊。
昔日的分湖吟社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下荒草萋萋的遗址。
在画桨寻觅秋灯的时光里,雨帘卷起,雁群又飞回。
矮小的篱笆弯曲,寒花凋零,残阳斜照中,铁笛发出哀伤的音调。
渐渐地,我感到岁月的无情,每次经过山水,心中都生出几分惆怅。
作者介绍:凌景坚,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
《呈沈韵若师》这首诗以怀旧的情感贯穿全篇,展现了过去的繁荣与如今的荒凉之间的强烈对比。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昔日的吟社与现今的萧条相对照,构建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无奈感。首句“分湖吟社昔年开”,便以直接的叙述引入,勾勒出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社团形象,然而紧接着的“遗址徒存莽草莱”,则将这种美好瞬间化为泡影,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消逝。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画桨寻秋灯上后,珠帘卷雨雁飞回”描绘了一幅秋日寻灯的画面,仿佛在追忆着往日的温情,而“珠帘卷雨”则为这种温情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细腻感。接下来的“矮篱屈曲寒花乱”,则让人感受到萧条与孤独,尤其“残照迷离铁笛哀”更是将情绪推向了高潮,通过乐器的音色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诗人以“渐觉年时怀抱恶”结束,表明自己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烦恼,每当经过山水,总会引发深深的思索与感伤。这种情感的真挚与细腻,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色彩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呈沈韵若师》中提到的“分湖吟社”是指什么?
A. 一个文人社团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诗中的“矮篱屈曲寒花乱”意指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萧条的冬天
C. 盛夏的繁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