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景州塔》

时间: 2025-08-01 21:07:32

诗句

塔势摩苍穹,磴道森十丈。

香界涌青莲,孤茎拔群象。

朅来振衣登,身出飞鸟上。

牖户搜玲珑,俯仰极苍莽。

燕南赵北际,气雄非一状。

城郭带烟雾,郁葱皆北向。

阊阖转句陈,排空詄荡荡。

愿为黄鹄举,超然谢尘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1:07:32

原文展示:

登景州塔
清代:王如玉

塔势摩苍穹,磴道森十丈。
香界涌青莲,孤茎拔群象。
朅来振衣登,身出飞鸟上。
牖户搜玲珑,俯仰极苍莽。
燕南赵北际,气雄非一状。
城郭带烟雾,郁葱皆北向。
阊阖转句陈,排空詄荡荡。
愿为黄鹄举,超然谢尘鞅。

白话文翻译:

这座塔的高耸直入云霄,阶梯蜿蜒陡峭,深达十丈。
香气弥漫的境界里,青莲盛开,孤独的茎杆超越了其他的花草。
我来此抖动衣襟攀登,身体仿佛飞向了鸟儿的高空。
窗户玲珑剔透,俯视仰望之间尽是苍茫的天地。
南燕和北赵的边界,气势雄伟,不同凡响。
城郭笼罩在烟雾之中,郁郁葱葱皆向北方。
阊阖的诗句旋转着,直冲云霄,荡气回肠。
我愿意化作黄鹄,超然物外,告别尘世的羁绊。

注释:

  • 摩苍穹:意为高耸入云,接触天空。
  • 磴道:指台阶或小路,森十丈形容其陡峭。
  • 香界:指芬芳的境界,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境地。
  • 孤茎:孤独的茎,比喻独特或出众的事物。
  • 飞鸟上:比喻登高望远,身心轻盈如鸟。
  • 俯仰:上下观看,形容视野的开阔。
  • 气雄非一状:气势雄伟,形态各异。
  • 阊阖:古代城门,象征着诗句的变化和历史的流转。
  • 黄鹄:指一种高飞的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如玉,清代诗人,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多有哲理,富于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如玉游览景州塔时,表达了他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景州塔》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塔的高耸和周围景色的壮丽。诗人在塔上,俯视大地,胸怀壮志,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第一句“塔势摩苍穹”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了塔的气势非凡。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磴道森十丈”的细节,传达出攀登的艰辛与挑战,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

“香界涌青莲,孤茎拔群象”中,青莲的意象不仅美丽,更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操。诗人通过“飞鸟上”的比喻,表达了登高后的畅快与自由,仿佛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空中,摆脱世俗的束缚。后半部分则通过“燕南赵北际”的描述,展现了辽阔的视野与气势,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一句“愿为黄鹄举,超然谢尘鞅”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愿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塔势摩苍穹:描绘塔的高耸,给人以震撼感。
    2. 磴道森十丈:强调攀登的艰难与高度,体现出努力的过程。
    3. 香界涌青莲:青莲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4. 孤茎拔群象:突出青莲的独特,暗含自我追求的意味。
    5. 朅来振衣登:表达登塔的轻松和舒适感。
    6. 身出飞鸟上:比喻身体轻盈,表现心灵的自由。
    7. 牖户搜玲珑:细腻的窗户展示了外部世界的精彩。
    8. 俯仰极苍莽:表达视野的广阔,心胸的开阔。
    9. 燕南赵北际:展示地域的辽阔,气势的雄伟。
    10. 气雄非一状:气势磅礴,形态各异,表现自然的多样性。
    11. 城郭带烟雾:描绘城市的朦胧景象,增添了一层诗意。
    12. 阊阖转句陈:古代门阖的意象,寓意历史的流转。
    13. 排空詄荡荡:声音宏亮,象征气势的壮阔。
    14. 愿为黄鹄举:表达渴望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愿为黄鹄举”,将自己比作黄鹄,表达超然的愿望。
    • 对仗:整首诗中句式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能力。
    • 夸张:如“摩苍穹”,写出塔的高大,增强了气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 青莲:代表纯洁与高尚,是诗人理想的具象化。
  • 飞鸟:象征自由与超脱,表达心灵的向往。
  • 黄鹄:象征高飞与超然,传达出对尘世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景州塔》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 D. 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愿为黄鹄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人世的留恋
    • B. 对自由的渴望
    • C. 对名利的追求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写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但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如玉的《登景州塔》则充满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年表》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 春游 暮春 子虡当以十月离淝上喜而有作 病少愈偶作二首 其二 幽居 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春日杂赋 仙鱼舖得仲高兄书 右题育王山明月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私的成语 连艘 熬清受淡 韦字旁的字 绝不轻饶 回帆 颠倒阴阳 自字旁的字 楼鼓 入式 目营心匠 包含堆的成语 美酒佳肴 磊落光明 龜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