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征写怀》

时间: 2025-04-26 14:20:44

诗句

尘容瘦骨转江皋,梦里惊心马首劳。

无复振衣临广武,祇须痛饮读《离骚》。

衡山采药神犹往,《秋水》名篇兴自豪。

老向丹铅过岁月,肯将姓字没蓬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44

原文展示:

尘容瘦骨转江皋,梦里惊心马首劳。
无复振衣临广武,祇须痛饮读离骚。
衡山采药神犹往,秋水名篇兴自豪。
老向丹铅过岁月,肯将姓字没蓬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说我在江边的容貌消瘦,骨骼变得消瘦,梦中惊醒时感到马首的劳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广武山振衣而立,只能痛饮以解忧,读《离骚》以抒怀。衡山的采药之神依然往来,秋水的名篇让我感到自豪。年老时,面对丹铅的岁月,我却不愿将自己的名姓埋没在蓬蒿之中。

注释:

  • 尘容:指因岁月的风尘而显得憔悴的容貌。
  • 瘦骨:形容身体消瘦、骨骼显露。
  • 江皋:江边的沙滩或岸边。
  • 振衣:指在广武山上潇洒自如的样子。
  • 痛饮:痛快地喝酒,以此来解忧。
  • 离骚:屈原所作的长诗,表达了对理想和故国的思念。
  • 衡山:指衡山,古代采药之地。
  • 丹铅:指炼丹的药物,象征岁月和修行。
  • 蓬蒿:指荒草,这里比喻被遗忘的名字。

典故解析:

  • 广武:古代名山,象征着高洁的志向。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感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德嘉,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生活在社会变革之中。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凝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诗人通过回忆往昔,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反映了他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刻思索。

诗歌鉴赏:

《南征写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邃的诗作。诗人在开篇就以“尘容瘦骨”描绘出自己因岁月蹉跎而变得憔悴的形象,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用“梦里惊心马首劳”来表达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暗示着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往的追忆。

在回忆与现实的交错中,诗人提到“无复振衣临广武”,这不仅是对昔日理想的怀念,也是对当前境遇的反思,似乎在感叹理想的破灭与失落。转而以“痛饮读离骚”来解忧,显示了诗人逃避现实的无奈与对文化的依赖,表现出一种对文学的情感寄托和自我安慰。

后面的“衡山采药神犹往”则引入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诗人通过神话意象来强调人对自然与历史的追求与渴望。最后以“肯将姓字没蓬蒿”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尽管年华已逝,仍不愿被忘却。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人生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容瘦骨转江皋:岁月的风尘让我的容貌消瘦,形体也显得瘦弱,身处江边。
  • 梦里惊心马首劳:梦中惊醒,感到心中不安,仿佛马头上的疲惫。
  • 无复振衣临广武:不再像往日那样在广武山上洒脱自如。
  • 祇须痛饮读离骚:只能通过痛快地饮酒和阅读《离骚》来抒发情感。
  • 衡山采药神犹往:即使岁月流逝,衡山的采药神依然存在。
  • 秋水名篇兴自豪:秋水的名篇让我感到自豪。
  • 老向丹铅过岁月:年老时,我回望过往的岁月。
  • 肯将姓字没蓬蒿:我宁愿不让自己的名字被遗忘在荒草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容瘦骨”用来比喻因岁月流逝而显得憔悴的容貌。
  • 对仗: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象征:如“离骚”象征着对理想和故国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文化的依赖,体现了深厚的忧国情怀和个人理想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容:象征着因时间流逝而带来的变化,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马首:象征着劳顿与不安,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 离骚:象征着对理想与故国的强烈思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丹铅:象征着岁月与修行,反映了对生命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王维

  2. “无复振衣临广武”中的“振衣”指的是什么? A. 飘扬的衣服
    B. 自由洒脱的生活
    C. 书法的笔法
    D. 读书的态度

  3. 诗中提到的“衡山采药”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屈原《离骚》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忧国情怀,但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洒脱与豪情,情感更加奔放,注重个人的自由与享乐。

通过以上对比,两首诗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锦带花 寄题赣江亭 自阊门骑马入越城 书樊子南游西山二记后 秋日田园杂兴 李郎中挽词二首 即事 忆秦娥 其四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三首 其一 昱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赞私 曰字旁的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包含兑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九曲回肠 包含页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急于星火 写怀 切鈇之疑 反璞 骨字旁的字 儒门 包含剟的词语有哪些 斩竿揭木 虎字头的字 唯命是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