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6:51
徐孺子亭
东汉党人盛,翛然能独醒。
青天何皎皎,一鹤在空冥。
高士已长往,南州余此亭。
白蘋满湖上,我欲荐芳馨。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诗人提到当时的党人盛,能够独立思考。在晴朗的天空下,有一只鹤在空中飞翔。高洁的士人早已离去,南方的州郡只剩下这个亭子。湖面上白色的水草茂盛,我希望能在此献上香花。
作者介绍:文星瑞,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高士理想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政治动荡和士人理想破灭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亭子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高士的追念与对理想的渴望。
这首诗以“徐孺子亭”为题,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理想的追思。开篇提到东汉的党人盛,诗人以此引发对那一时代政治理想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清醒。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晴朗的天空和空中飞翔的鹤,带来一丝清新和高远的意境。
“高士已长往”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已不再,令人感到惋惜。诗中的亭子,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思念,而“白蘋满湖上”,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唐朝
B. 东汉
C. 明朝
填空题:诗中“白蘋满湖上”描绘的是___的景象。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士的怀念与理想的追求。(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徐孺子亭》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