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魏宫词二首》

时间: 2025-04-26 12:13:02

诗句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

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3:02

原文展示

魏宫词二首
作者:刘禹锡

日晚长秋帘外报,
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炉欲爇熏衣麝,
忆得分时不忍烧。
日映西陵松柏枝,
下台相顾一相思。
朝来乐府长歌曲,
唱著君王自作词。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秋天的帘幕外传来消息,
明天在陵园将举行歌舞表演。
我在炉上想要焚烧熏衣香,
却想起离别时不忍心点燃它。
阳光照耀在西陵的松柏枝上,
我和你在台阶下互相凝视,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今晨,乐府的歌曲悠扬传来,
唱的正是君王自己创作的词曲。

注释

字词注释

  • :傍晚,黄昏。
  • 长秋:指秋天渐长的时节。
  • 帘外报:帘子外传来消息。
  • 望陵:指期盼陵园的活动。
  • 添炉:增添炉火。
  • 熏衣麝:熏衣的麝香。
  • 忆得:想起。
  • 分时:分别的时刻。
  • 不忍烧:不忍心烧掉。
  • 日映:阳光照射。
  • 相顾:互相看顾,互相凝视。
  • 乐府:古代的音乐诗。
  • 君王自作词:君王自己创作的歌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乐府”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常用来表达社会风俗、民情等。在这里,刘禹锡通过乐府的形式表达了对君王的歌颂和对往事的深切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洪崖,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在政治上屡次遭贬,生活坎坷,但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以诗歌、散文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社会百态。

创作背景
《魏宫词二首》创作于唐宪宗时期,彼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繁华生活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折射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魏宫词二首》以秋天的黄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感伤与思念的场景。诗人在黄昏时分,秋帘外传来的消息让他期盼明天的歌舞盛会。这种期待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想要点燃熏衣香,却因忆起离别而不忍心如此,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下文中的“日映西陵松柏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阳光照在松柏上,似乎也映照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两人互相凝视,虽然没有言语,却已然心有灵犀。最后,乐府悠扬的曲调让人回归现实,诗人在此刻又感受到君王的存在,恰似对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晚长秋帘外报:黄昏时分,秋天的帘幕外传来消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2. 望陵歌舞在明朝:表达了对明天活动的期待,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情。
  3. 添炉欲爇熏衣麝:想要点燃香气,给生活增添一抹温馨。
  4. 忆得分时不忍烧: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感,使得点燃香气的念头变得沉重。
  5. 日映西陵松柏枝:描绘景象,阳光洒在松柏上,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
  6. 下台相顾一相思:两人相视而笑,思念的情愫油然而生。
  7. 朝来乐府长歌曲:乐府的歌声响起,回归现实。
  8. 唱著君王自作词:反映出对君王的尊敬和对社会的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日映西陵松柏枝”赋予自然景象情感色彩。
  • 拟人:将香气和音乐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如“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昏、歌舞和香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既有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往的追忆,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歌舞:代表欢乐与繁华,反映社会的生机。
  • 熏衣麝:象征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往事的怀念。
  • 松柏:象征长青与坚韧,反映诗人内心的坚守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映西陵松柏枝”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日出 B. 日落 C. 日映

  2. 诗人为何不忍心点燃熏衣香?
    A. 因为香气太浓 B. 因为想起离别 C. 因为天气不好

  3. 诗歌中提到的“乐府”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诗歌形式 C. 一种舞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思考。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诗词对比

  •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作在描绘生活景象上有相似之处,白居易更注重人情,而刘禹锡则在自然意象中融入哲思。两位诗人的作品都体现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禹锡诗文研究》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一 祝竹韵寿 西江月 赠吴知纲 西江月 秋晚同嶰谷登烟雨楼 西江月 落花 西江月·心内常搜己过 西江月 感怀寄外子 西江月·和锦全 西江月 自绘江村闻雁图并题 西江月•山上吟 西江月·扑扑云垂四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尸字头的字 蜗壳居 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定令 鞭不及腹 两难 包含缟的词语有哪些 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疵玷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满山遍野 二字旁的字 温良忍让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鼓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行险侥幸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