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31
作者: 潘牥 〔宋代〕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概慷。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岳麓寺道乡台的感慨与思考。作者认为,坡仙(李白)虽被贬但仍然风华绝代,而他的名声在这里却显得平淡无奇。道乡的美景不如当下的新天地,这座台子没有真正的道乡之意。青山虽美,却不属于任何人,只有山中的灵气能与之共舞。名胜之地一落在手中,境界与人的气质都显得异常芬芳。然而在空旷寂静中悲吟,远眺之际感慨万千。道乡的理想无法实现,但我对君的情谊却永远不能忘怀。
作者介绍:
潘牥,字子美,号懋斋,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岳麓寺道乡台,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岳麓寺作为历史悠久的道教和佛教圣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岳麓寺道乡台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寻和对现实的失落感。开篇提及坡仙李白,暗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李白的风采在这里似乎难以重现。而“道乡不如新”的表述,则直接映射出诗人对当下世界的认可,尽管与道乡的理想相去甚远,但这种“新”的存在依然值得珍惜。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青山虽然无主,却蕴含着深厚的灵气,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接着“名胜手落”,诗人意识到名胜的价值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境界与人所散发的气质,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的“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承载着对理想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整首诗通过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勾勒出一种深刻的道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友情与自然之美同样值得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友情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意。
诗词测试:
“坡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道乡不可作”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山非其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