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36
后饮酒五首 其二
作者:元好问
金丹换凡骨,诞幻若无实。
如何杯杓间,乃有此乐国。
天生至神物,与世作酣适。
岂曰无妙理,滉漾莫容诘。
康衢吾自乐,何者为帝力。
大笑白与刘,区区颂功德。
这首诗表达了饮酒所带来的愉悦感,诗人通过酒的象征,探讨了人生的乐趣与哲理。金丹象征着修炼后的变化,虽然看似虚幻,但在饮酒的时刻,似乎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酒杯之间的欢乐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天生的神物与人一起欢畅,似乎没有什么道理是不可理解的。在康衢上我自得其乐,谁又能真正掌控帝王的力量呢?诗人最后以大笑的方式,与白居易和刘长卿共颂人间的功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穆,号天柱,金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元好问的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和个人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后饮酒五首》是元好问在饮酒时所作,反映了其对人生、快乐和自然的思考。在金朝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饮酒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自我解脱。
元好问的《后饮酒五首 其二》通过对饮酒的描写,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哲理和内心的乐趣。诗中“金丹换凡骨,诞幻若无实”,直接表明了通过饮酒所获得的超然体验,仿佛在修炼中得到了超凡的愉悦。诗人将酒的快乐与道教修炼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哲理:真正的乐趣在于心灵的自由,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如何杯杓间,乃有此乐国”一句,展现了饮酒过程中的欢愉,杯杓之间的快乐是可触及的乐土。诗人以“天生至神物”来赞美自然的神奇,结合饮酒这一行为,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岂曰无妙理,滉漾莫容诘”则进一步强调,尽管世事纷繁复杂,但在饮酒之中,乐趣无穷,不必追究其道理。
最后两句“大笑白与刘,区区颂功德”则是对友人的呼应,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们共饮的畅快与洒脱,彰显了一种志同道合的精神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饮酒的快乐,更深层次地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强调了通过饮酒等方式找到内心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反映了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丹”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饮酒想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与刘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中,元好问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显示出激昂的情感,陶渊明则传达出宁静的自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