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7:23
长风沙 陆游 〔宋代〕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江水在六月里没有尽头,惊涛骇浪高得像吹开的花朵。
船桨声已经从雁翅浦传来,芦苇夹杂着快乐的声音飘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以来就是三巴的水路,船桅参差不齐,烟树交错。
南北的船各自航行万里,凄凉的小市相依而居。
歌声和呼喊声杂沓,灯火明亮,黄昏时分风息浪平。
辛苦的船夫只能喝酒解愁,明早才能安全抵达池口。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醉翁,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其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山水、咏史、抒怀等。
创作背景:这首《长风沙》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江河湖海的感慨,以及对航行生活的描绘。正值南宋时期,国势衰弱,陆游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故而在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长风沙》以江水为引子,描绘了船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行驶的情景。诗的开头,陆游运用“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的描写,展现了江水的浩大与波涛的汹涌,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对南北船只的描写,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们的迁徙,给人以凄凉之感。“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宁静,与前面的波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一句“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不仅表达了对船夫辛苦生活的同情,也反映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诚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家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江水与船只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江水 B. 山峰 C. 森林 D. 沙漠
“安稳明朝到池口”中的“安稳”指的是什么? A. 船的安全到达 B. 心情的安定 C. 生活的稳定 D. 未来的平静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无所谓 C. 积极向上 D. 逃避现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