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2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28:46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圣主东南眷念劳。
绣衣行部辍名曹。
喜寻物外人多竺,应遇山中相有陶。
丹笔不摇吟笔健,颓风顿革古风高。
如何大展安邦手,勿使鲸鲵弄海涛。
皇上在东南地区关心国家的劳苦,
绣衣大臣曹氏的名号被暂时搁置。
我高兴的是在世外的隐士中,
也许会遇到山中陶渊明那样的人。
手中的丹笔不曾摇动,吟咏的精神依然强健,
颓废的风气已经改变,古风渐渐高昂。
如何能大展宏图安邦之策,
不要让鲸鲵在海涛中翻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曹勋送郑吏部出使的时刻,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对隐士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官员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的思考。开头两句点出皇帝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但紧接着提到绣衣官员的身份被暂时搁置,隐含了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山中相有陶”更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高人不在于名声,而在于品德和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诗人自身的创作状态,“丹笔不摇吟笔健”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反映了诗人精神的高昂。最后两句则是对国家前途的展望,表达了对安邦治国的渴望,同时警示着不要让外部的动荡影响国家的安定,显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通过对官员与隐士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隐士与官员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绣衣”指的是哪类人?
A. 隐士
B. 官员
C. 农民
D. 商人
“丹笔不摇吟笔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创作的热情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权力的渴望
“勿使鲸鲵弄海涛”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让国家动荡
B. 不要追求名利
C. 不要远离自然
D. 不要放弃理想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