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14:56
雨中度南口
山寒绝禽鸟,独闻子规啼。
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
瘦马蹴乱石,高下齧其蹄。
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
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
须臾过雷声,倏忽生晴霓。
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
在寒冷的山中,已经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只能独自听到杜鹃的啼叫。石壁上雨水飞速地落下,树林在风中摇摆得凄凉无比。瘦弱的马儿踩在乱石上,前后左右都在咬着自己的蹄子。攀登山巅,湿淋淋的泥洼让人感到越来越低的地方。黄昏的色彩在正午时分浮现,土屋里流淌着寒冷的泥水。雷声在瞬间过去,突然之间出现了晴天的彩虹。清澈的水流也可以渡过,但要小心不要踏入前面的溪水。
袁桷,元代诗人,字仲明,号园田,山西人。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雨中度南口》创作于诗人旅途中的一段经历,描绘了在雨天中行走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易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雨中度南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间雨天的悲凉气氛。诗的开头以“山寒绝禽鸟”引入,塑造了一个静谧而孤独的环境,鸟儿的缺失象征着旅途的孤单。接着,作者以“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的描写,传达出雨势的猛烈和自然的无情。诗中对瘦马的描写,既体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困境。
在“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中,诗人用黄昏的色彩与正午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间的错位和心境的变迁。最后一句“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则反映了在困境中仍然要小心翼翼,体现了生存的智慧和谨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保持希望的态度,生动地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中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众木摇凄凄”体现出自然的生动;“高下齧其蹄”则使用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中旅途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与人生困境中的感受,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仍要保持希望与谨慎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诗人描述的天气状态是?
诗中提到的“陟巘沮洳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袁桷的《雨中度南口》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带来的孤独感,但袁桷更侧重于旅途的艰辛,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感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