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52
舍东桑
陆深 〔明代〕
东篱桑树五丈馀,
童童结成羽葆车。
下有大耳奇男儿,
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
来衔桑土补旧居。
采桑桑有叶,
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
桑火不照中原土。
在东边的篱笆旁,桑树高达五丈,
小孩子们在树下玩耍,仿佛在结成羽扇的车子。
树下有一个耳朵特别大的少年,
耳朵大志向也大,骑马打剑偶尔也读书。
龙在左,凤在右,向西南飞去,
带着桑土回来修缮旧居。
采摘桑叶时,看见树上还有叶子,
钻烂桑树则能生火。
桑叶能够写成文章,
而桑火的光芒却不能照亮中原的土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其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和人情百态,显示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舍东桑》写于明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
《舍东桑》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美丽。诗中通过描绘桑树、孩子、少年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诗人以“东篱桑树五丈馀”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桑树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人们生活的依托。童童的嬉戏,反映了孩童的无忧无虑,呼应了自然的纯真与活泼。
下文提到的“大耳奇男儿”,则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期待与希望,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少年不仅有着大耳的外形特征,更有着“大志”的内在追求,这种结合展示了人们对知识和力量的双重追求。
诗中“左龙右凤西南飞”的意象,带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象征着飞向理想与希望的勇气。最后几句则用桑叶与桑火作为比喻,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源泉,以及文化的传承。全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一股深邃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篱桑树五丈馀”中“桑树”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生命与繁荣
c) 乡愁
“左龙右凤”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 动荡与不安
b) 吉祥与成就
c) 贫穷与落后
诗中提到的“大耳奇男儿”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外貌特征
b) 志向与追求
c) 身体强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深的《舍东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但陆深更侧重于人文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