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4:09
独愁
李崇嗣 〔唐代〕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
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听说在成都的酒,即使没钱也可以得到。我不知道要多少斗酒,才能消除我心头的愁苦。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到的“成都酒”可联系到古代文人对成都的向往与赞美,成都不仅是美酒之乡,也是唐代文人聚集之地。
李崇嗣(约公元 709-770年),唐代诗人,字子陵,号青山,出身于官宦家庭,擅长诗文,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常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李崇嗣身处困境之时,可能因生活窘迫或情感失落而感到愁苦。他通过酒的意象表达了对解忧的渴望,反映出唐代文人对酒的依赖与情感寄托。
《独愁》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酒的向往。开篇“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简单的两句却生动地描绘了成都的酒文化和人们对美酒的热切追求。这里的“无钱亦可求”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境,似乎在表达即使身无分文,亦希望能得到一杯酒来解愁。
接下来的“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几斗”不仅是对酒量的询问,更是对解愁之量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求索。诗人用酒作为消愁的工具,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独特心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借酒消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情感。
李崇嗣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成都”以什么著称?
诗人希望通过多少斗酒来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