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1:02
庚午正月十五
金应澍
忽忽已花甲,仍怜作客身。
元宵一樽酒,湘水十年春。
明月认前度,清风怀故人。
窗梅开也未,好报岁华新。
时光匆匆,已过了六十年,我仍然怜惜自己身为客人的身份。元宵节时我举杯畅饮,思念在湘水流淌的十年春光。明亮的月光让我想起往年,清爽的风让我怀念故友。窗外的梅花开了吗?希望能有个好年华来回报新岁。
金应澍,清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人的怀念。
这首诗写于元宵佳节,诗人在经历了漫长岁月后回顾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故乡与故人的思念,体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庚午正月十五》是一首饱含情感的抒情诗,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首句“忽忽已花甲”开篇即道出岁月的迅速,带有一种无奈与感伤的情绪。接着,通过元宵节的酒宴,诗人不仅是在庆祝节日,更是在借酒浇愁,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明月认前度”一句,明月似乎是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回忆,而清风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带着对故人的思念,似乎在向风诉说着自己的孤独。最后一句“窗梅开也未”,则透露出诗人对新春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同时寄托了对新生的期待,展现了人对时间、记忆、友情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忽忽已花甲”中“花甲”指的是:
A. 七十岁
B. 六十岁
C. 五十岁
D. 八十岁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南
B. 湖南
C. 湖北
D. 广东
“明月认前度”意在表达: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节日的庆祝
《静夜思》和《庚午正月十五》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后者则结合了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与对新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