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1:44
饭罢登山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
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吃过饭后,我登上山去。远处的树木间传来鹦鹉的鸣叫,晴朗的花朵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登山途中,我偶尔回首,隔着水面看到前面的村庄。一路走来我孤身一人,归家的时候却是轻松一笑,心中无语。还没到家,山下的松菊花似乎还没有盛开。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饭后登山,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心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
《饭罢登山》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篇描绘了远处树林中传来的鹦鹉声和晴天花朵上的雨痕,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回首,看到隔水的前村,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似乎在提醒我们要时常留意身边的美好。接下来的“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尽管独自一人,但诗人并不感到寂寞,反而在自然中找到了归属和乐趣。
最后一句“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则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松菊未存,暗示着时节的变迁,也让人思考人生的变化和无常。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诗人回首时看到的是什么?
诗中“澹往孤无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