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17:37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绿。夜香烧短银屏烛。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翠深不碍鸳鸯宿。采菱谁记当时曲。青山南畔红云北。一叶波心,明灭澹妆束。
春天的温暖如同红玉般柔和,纤细的衣裳学着剪裁出娇嫩的鸦青色。夜晚的香气在短小的银屏烛光中袅袅升起。偷偷地掷下金钱,重新用心占卜未来。幽深的翠绿并不妨碍鸳鸯依偎栖息。采菱的人又有谁记得当时那首曲子?青山在南边,红云在北边。一叶小船在波心荡漾,明灭之间如同淡妆轻拂。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淡如,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创作背景:此首词作于宋代盛行的词风之中,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春夜场景,流露出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吴文英在词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精致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开篇以“春温红玉”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词人通过“纤衣学翦娇鸦绿”描绘了春天的清新气息,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夜晚的“短银屏烛”与“夜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词中“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似乎在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犹豫。接下来的“翠深不碍鸳鸯宿”则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美好与坚固,尽管环境幽深,依然不妨碍情感的寄托。
“采菱谁记当时曲”一句引发了对往昔的回忆,承载着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感慨。最后,青山与红云的描写则为全诗增添了自然的壮丽,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情感。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吴文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爱情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苏轼
词中提到的“翠深不碍鸳鸯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孤独的感慨
“春温红玉”中“红玉”象征什么?
A. 阳光
B. 温暖
C. 爱情
D. 生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文英的《醉落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春景、爱情为主题,但吴文英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对离别的伤感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