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0
月华清 春夜有怀碧岑江姐
作者: 沈纕 〔清代〕
暖翠帘栊,烛光摇曳,百五韶光佳丽。
归燕依人,飞破炉烟香气。
过残寒垂柳阴中,更绿到阑干第几。
闲倚。看多情暮景,怀人触绪。
向感瑶章枉寄。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
闺阁无双,笑掩女郎哪比。
漫回首天际妆楼,想人在银屏近底。
帘外。疏棂正淡月,夜凉如此。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美丽景象:温暖的绿色帘子摇曳着烛光,时光如流水般美好。归来的燕子依偎在身边,飞舞破开炉火的烟雾,香气四溢。经过残寒的柳树阴影,嫩绿的枝条已经爬到了阑干上。闲倚在窗前,欣赏着满目柔情的黄昏景色,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人,情绪随之涌动。即使隔得不远,却觉得天各一方,心中感叹。闺中无人与我相配,笑声掩盖了女郎的身影。无奈地回首,远望天际的妆楼,心中惦记的人就在银屏的近处。窗外,稀疏的窗棂映出淡淡的月光,夜晚如此清凉。
作者介绍:沈纕,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春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开篇便以“暖翠帘栊,烛光摇曳”引入,给人以温柔而舒适的感觉。接着,归燕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对恋人或朋友的期待与思念。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情感逐渐渗透,表现出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在“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中,虽说身处近旁,却感到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心理与现实的反差。此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如“飞破炉烟香气”和“疏棂正淡月”,将春夜的宁静与思念的哀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结尾处的“夜凉如此”不仅传递了春夜的清幽,也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燕”象征什么?
A. 生机与希望
B. 伤感与离别
C. 冬天的寒冷
“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幸福
B. 思念与孤独
C. 安宁与宁静
诗中“疏棂正淡月”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明亮的白天
B. 宁静的夜晚
C. 暴风雨的夜晚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