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4:32
莞尔堂夏日偶成
作者: 向滈 〔宋代〕
槐荫参差日转廓,
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净,
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
径通花木似禅房。
文楸珍簟疏帘裹,
与子同消夏日长。
在槐树的荫影下,阳光斜射,显得错落有致,
偶尔看到野鸟飞落在横塘边。
闲适的窗子映衬着绿色的筼筜,显得格外清净,
流水荡漾着红色的荷花,散发着芬芳。
座上有琴与酒杯,真像道家隐士的院子,
小径通向花木,宛如禅房一般的幽静。
文楸树下,珍贵的竹席轻覆纱帘,
与你一同消磨这漫长的夏日时光。
向滈,字德明,号莞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常透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夏季,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的热爱。在当时,隐逸生活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美景和悠闲的生活,展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一首描绘夏日宁静生活的诗,诗人在槐树荫下,享受着清风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通过“槐荫参差日转廓”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阳光洒在错落的树影下,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野鸟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
在“闲窗绿映筼筜净”中,窗外的绿色映衬出内室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环境的喜爱。而“流水红浮菡萏香”则将自然与艺术结合,水中盛开的荷花,宛如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两句,诗人将琴酒与道教隐居生活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最后两句“文楸珍簟疏帘裹,与子同消夏日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约,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诗中“槐荫参差日转廓”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与子同消夏日长”中的“子”指的是谁?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