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30
前清太庙
作者: 柯鸿年 〔清代〕
宝座庄严动孝思,
苍天老柏影迷离。
千秋俎豆今消矣,
九庙精灵遂馁而。
白玉阶前野草长,
紫金殿上暗尘弥。
归途追想康乾世,
犹对斜阳立长时。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太庙的庄严与残败。诗人站在宝座前,感受到祖先的庄重,心中不禁涌起孝思;苍天下的老柏树影影绰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千年的祭品已经消失,庙宇中的神灵也因缺乏供奉而饥饿。白玉阶前野草丛生,紫金殿上暗尘弥漫,彰显出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归途中,诗人回想起康熙和乾隆时期的盛世,依然在斜阳下伫立,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
柯鸿年,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风格沉稳而深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特定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太庙的描绘,表现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思索。
这首诗以清代太庙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们对过去的追忆。诗人在描述太庙的庄严时,表现出对祖先的孝思,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家庭与血脉的重视。诗中的老柏树和野草,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既有自然的生机勃勃,又有历史的荒凉。尤其是“千秋俎豆今消矣,九庙精灵遂馁而”,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祭祀文化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无奈。
在诗的结尾,诗人回想起康乾盛世,那段辉煌的历史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珍贵,表现出对繁华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怀旧的,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文化的反思,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庙”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太庙?
A. 唐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宋代
诗中“苍天老柏影迷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历史的沧桑
C. 自然的美丽
D. 对未来的憧憬
“千秋俎豆今消矣”中“俎豆”指的是什么?
A. 饮食
B. 祭品
C. 祭坛
D. 神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