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42
寒恻恻。绿惨红凄无极。拂槛春风如过翼。断肠前度客。花下重逢有日。不忍望伊颜色。夺后胭脂霜霰积。未秋衰草白。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而悲伤的情景,绿叶惨淡,红花凄凉,似乎没有尽头。春风轻轻拂过窗前,宛如经过的翅膀。曾经的情人令人心碎,花下重逢的日子究竟何时到来?我不忍心去看她的脸色,那种失落的美丽仿佛被寒霜覆盖。未到秋天,衰败的草已经变得苍白。
陈匪石(约1640年—约1700年),字懋循,号匪石,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爱情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首句“寒恻恻”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环境,随后通过“绿惨红凄无极”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却又带着无尽的悲伤。春风虽轻柔,但却如同过去的情感,令人感到一阵心痛。诗中“断肠前度客”直白地表达了对曾经情感的失落与惋惜。整首诗以花下重逢的期待作为线索,构建出一种无奈与渴望交织的情感,最终以衰草白的景象结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爱情的脆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深切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展现了爱情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常。
“寒恻恻”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花下重逢有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绝望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期待
C. 对友情的珍惜
D. 对生活的无奈
“未秋衰草白”中,草的衰败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爱情的脆弱
C. 生命的无常
D. 自然的美丽
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对失去爱情的细腻描写相比,陈匪石的《谒金门》更多地展现了对环境的描写与内心孤独的交织。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情感,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