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9:03
《摸鱼儿·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作者: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这首词在问莲根的丝有多少,莲心又为谁而苦。双花相对,娇羞相望,这只是旧时家中的儿女情。天已经注定,怎么能让白头的鸳鸯在生死的浦上分离。夕阳静默无语,算是告别客人时的烟雾,湘妃江上的景象并未是断肠之处。香奁的梦,恰好在灵芝的瑞露上。
人间的历史俯仰之间。海枯石烂情缘依旧,幽幽的怨恨并未埋入黄土。相思的树,流年无端又被西风错过。小舟停留得少,怕再载酒返回,红衣半落,狼藉于风雨之中。
作者介绍:元好问(1250-1320),字仲明,号天涯,元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族关系复杂的时期,作者通过对莲花和双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情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开篇问莲根的丝多少,用莲花的象征意涵引入,表现出对爱情深沉的关注与探询。诗中通过双花的娇羞相望,描绘出了一幅温馨却又略显忧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旧家儿女的情感纠葛。
接着提到的“天已许”,则是对命运的无奈。生死鸳鸯浦的意象,深刻揭示了爱情中的生离死别,诗人对这种命定的感叹,令人动容。而“夕阳无语”更是对离别的沉默,带有淡淡的忧伤。在承接的“香奁梦”中,灵芝瑞露的意象则寓意着美好的回忆,尽管人间的变迁如同海枯石烂,情缘依旧存在,显示了爱情的坚韧。
整首词在意象运用上细腻而丰富,情感上则深刻而真挚,展现了元好问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的“舟少住”,更是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使整首词在温柔中带有一丝忧伤,形成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爱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执着,表现出一种对爱情永恒的追求与人间悲欢离合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问莲根有丝多少”中的“莲根”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鸳鸯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夕阳无语”中的“夕阳”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作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