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金门》

时间: 2025-07-31 17:55:21

诗句

风雨急。

红紫又还狼藉。

嫩绿团枝苔径湿。

帘开双燕入。

院静昼闲人寂。

一缕水沈烟直。

心事有谁能会得。

阶前芳草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55:21

原文展示:

谒金门 赵师侠 〔宋代〕

风雨急。红紫又还狼藉。嫩绿团枝苔径湿。帘开双燕入。院静昼闲人寂。一缕水沈烟直。心事有谁能会得。阶前芳草碧。

白话文翻译:

风雨来得急。红花紫花又落得凌乱。新绿的枝叶团团簇拥,苔藓小径湿润。帘子拉开,双燕飞入。庭院安静,白昼闲适,人迹稀少。一缕沉香烟直直升起。心中的事情,有谁能理解呢?台阶前的芳草青青。

注释:

  • 谒金门:词牌名。
  • 红紫:指花。
  • 狼藉:凌乱的样子。
  • 嫩绿:指新生的绿叶。
  • 团枝:枝叶团团簇拥。
  •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径。
  • 水沈烟:沉香的烟。
  • 会得: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侠,字子厚,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其词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词亦体现了其风格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同时抒发内心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风雨急至、花落狼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庭院景象。通过“嫩绿团枝苔径湿”和“帘开双燕入”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动态。而“院静昼闲人寂”和“一缕水沈烟直”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寂。结尾的“心事有谁能会得,阶前芳草碧”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理解的渴望。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词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急。”:开篇即点明天气的突变,风雨来得急促。
  • “红紫又还狼藉。”:风雨过后,花瓣散落,显得凌乱。
  • “嫩绿团枝苔径湿。”:新绿的枝叶在湿润的苔藓小径上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 “帘开双燕入。”:帘子拉开,双燕飞入,增添了动态美。
  • “院静昼闲人寂。”:庭院安静,白昼闲适,人迹稀少,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一缕水沈烟直。”:沉香的烟直直升起,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 “心事有谁能会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理解的渴望。
  • “阶前芳草碧。”:台阶前的芳草青青,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一缕水沈烟直”中的“水沈烟”比喻沉香的烟,形象生动。
  • 拟人:“红紫又还狼藉”中的“狼藉”拟人化,形容花瓣散落的凌乱。
  • 对仗:“嫩绿团枝苔径湿”与“一缕水沈烟直”在音韵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理解的渴望。词中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宋词特有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着变化与挑战。
  • 红紫:代表花朵,象征美丽与短暂。
  • 嫩绿:代表新生,象征希望与生机。
  • 双燕:象征和谐与动态美。
  • 水沈烟:象征宁静与超脱。
  • 芳草: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红紫又还狼藉”形容的是什么? A. 风雨 B. 花瓣 C. 绿叶
  2. “一缕水沈烟直”中的“水沈烟”指的是什么? A. 沉香的烟 B. 水汽 C. 烟雾
  3. 词的结尾“心事有谁能会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理解的渴望。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赵师侠的《谒金门》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但赵师侠的词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融入了梦境与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赵师侠的《谒金门》及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竺峰 梅花 其三 庚辰元旦 樊笼雀 九日书怀 客边 其五 悼达兼善平章 感怀十首 其四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四 舟中杂纪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床上安床 馔玉炊珠 气劲 月字旁的字 包含陌的词语有哪些 善诱恂恂 飠字旁的字 呴呴濡沫 精神恍忽 解事舍人 包含啁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震古铄今 招子 黽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焰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