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6
魏公间气,崇志雅量。
乘时奋庸,出将入相。
表仪朝著,正笏垂绅。
光辅三帝,社稷之臣。
魏公具有超凡的气度和崇高的志向,宽广的胸怀。
他抓住时机,奋发有为,出将入相。
在朝廷上仪表堂堂,手持朝笏,衣着整齐。
光辉地辅佐三位皇帝,是国家的重要臣子。
“光辅三帝”中的三帝指的是历史上不同的皇帝,体现出魏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贡献。
孙承恩,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特别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杰出人物。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之际,孙承恩借助魏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栋梁的赞美与期望。
这首诗以魏公为主角,展现了他卓越的气度和高尚的志向。开篇即点明其“间气”和“崇志雅量”,强调了魏公的风范与品德。接着,通过“乘时奋庸,出将入相”描绘了魏公把握时机、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不仅是对魏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在鼓励后人要有志向、有作为。
诗中的“表仪朝著,正笏垂绅”描绘了魏公在朝廷上的威仪,展现出他作为朝中重臣的风采,也反映出当时对官员形象的重视。最后一句“光辅三帝,社稷之臣”则将魏公的贡献提升到国家层面,强调了他在国家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魏公的描写,孙承恩不仅呈现了个人的卓越,更寄托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与期望。
魏公间气,崇志雅量。
乘时奋庸,出将入相。
表仪朝著,正笏垂绅。
光辅三帝,社稷之臣。
这首诗主要表现出对魏公的赞美与对优秀政治家风范的向往,寄托了对国家强盛的期待和对有志之士的鼓励。
魏公在诗中被描述为具有哪种气质?
“乘时奋庸”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帝”指代什么?
答案:1-B;2-A;3-A
对比孙承恩的《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 韩魏公》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怀与对政治人物的赞美,但孙承恩着重于个人的德行与功绩,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情感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