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26:37
凤皇巢扈阁,蟋蟀在西堂。
庐是承明地,园非避世墙。
清琴宵弄月,白简昼飞霜。
采采篱边菊,相期重晚芳。
凤凰栖息在华丽的阁楼上,蟋蟀在西边的堂室里鸣叫。
这所房屋是承明殿的所在,园子却不是为了躲避世俗的围墙。
夜晚清雅的琴声在月下回荡,白纸上日间的霜气轻轻飘散。
我在篱笆边采摘菊花,期待着再次与晚秋的花香相遇。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书法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古典诗词。杨慎在明代文人中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
《周彦通侍御秋斋 其二》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的闲适心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优雅。开篇的“凤皇巢扈阁”与“蟋蟀在西堂”,通过对比描绘了华丽的栖息处与自然界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接着,诗人提到的“庐是承明地”,不仅表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也隐含了对权势与名利的自省;“园非避世墙”则传达出他并不想完全与世隔绝的态度。
在夜晚的描写中,“清琴宵弄月”与“白简昼飞霜”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夜深人静时,琴声与明月交相辉映,令人感受到一种清幽与恬淡。最后的“采采篱边菊”,则是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传达出一种清雅、淡然的生活态度。
“凤皇巢扈阁”中,凤皇象征的是?
A) 美好与吉祥
B) 凶险与灾难
C) 贫穷与困苦
答案:A
“白简昼飞霜”中的“飞霜”是指什么?
A) 白天的寒冷
B) 秋冬的气候变化
C) 诗人内心的孤独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蟋蟀在西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感悟
B) 生活的繁忙
C) 乡愁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