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6: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55:57
连日黄梅雨,蛙声积渐多。
丰年无赤地,平墅似银河。
园筱凉生叶,堤柽水没柯。
半村斜照里,收钓晒渔蓑。
这几天连续下着黄梅雨,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蛙声。丰收的年份没有干燥的土地,平坦的村庄像银河一样闪耀。园中的竹子叶子变得清凉,堤岸上的梧桐树的枝叶被水淹没。半个村庄在斜阳的照射下,正在收拾渔具和晾晒渔蓑。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德阳,号惭愧山人,明代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尤其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于明代,正值黄梅雨季节,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村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梅天郊晚》是一首描绘黄梅雨季节乡村景色的诗。诗人在连绵的雨声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展现了丰盈的田野与村庄的和谐美。开头两句以“连日黄梅雨,蛙声积渐多”引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氛围。蛙声不仅是自然的回响,也是丰收的象征,暗示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的希望。
接下来的“丰年无赤地,平墅似银河”则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平坦的村庄在丰盈的水田中如银河般闪烁,展现了田园的美丽与富饶。第三联“园筱凉生叶,堤柽水没柯”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园中的竹子和堤岸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雨后的凉意与生机。
最后两句“半村斜照里,收钓晒渔蓑”则透出一种恬淡的乡村生活,斜阳洒在村庄上,人们忙碌而又悠闲地收拾渔具,传达出丰收后的满足和安宁。整首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梅天郊晚》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黄梅雨”主要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雨?
诗中描绘的“丰年无赤地”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