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2:31
送文仲德之临洮帅府经历
——程文 〔元代〕
吾闻洮州绿石堪为砚,
能淬笔锋如淬剑。
地灵大宝愁鬼工,
埋没尘沙羞自献。
羌童目悍手足鲜,
挂弓走马唯临边。
雄藩令严烽燧息,
鼓角昼静旌旗悬。
幕官好文不好武,
要使西羌化东鲁。
诗书埋案夜生辉,
亲写封章上天府。
豪猪之靴青兕裘,
时平不愿万户侯。
但得洮州绿砚石,
归来泚笔立螭头。
我听说洮州的绿石可以做砚台,
能磨出像剑锋一样锐利的笔。
这片土地出产的宝物令鬼工都感到愁苦,
掩埋在尘沙中羞于自荐。
羌族少年目光凶悍,手足鲜明,
挂着弓箭骑马,只在边疆游荡。
雄大的藩地下令严禁烽火喧闹,
白天鼓角声静,旌旗高悬。
幕府官员喜欢文采,不喜欢武力,
希望让西羌变得像东鲁一样文明。
夜晚的诗书在案上闪耀光辉,
我亲自写信上天府。
豪猪的靴子和青兕的皮衣,
在安定的时代不愿做万户侯。
只要得到洮州的绿砚石,
回去后就能用它写出立螭的笔迹。
程文,元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边疆风情与人文历史。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著称,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好友文仲德前往临洮担任地方官时。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与边疆治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洮州的绿石砚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开篇即以“洮州绿石堪为砚”引入,表明对洮州特产的赞美,寓意着文化的滋养与传承。随后的几句描绘了洮州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地方资源的珍视。
在描写羌族少年时,诗人通过“目悍手足鲜”的形象,展示了边疆少年积极向上的气质。诗中对“雄藩令严烽燧息”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地方政权的稳定与安宁,进而引出对文治的渴望。这种对文治与武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治理的深刻见解。
最后,诗人以个人情感的表达为结尾,强调了对洮州绿砚石的向往,暗示着文化的力量与自我实现的愿望。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文化与自然的敬仰,展示了元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围绕洮州的自然与人文展开,表达了对地方文化的珍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望。通过对羌族少年和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边疆风土人情的深厚情感。
洮州绿石被称为什么?
A. 砚台
B. 剑
C. 酒
诗中提到羌族少年的特点是什么?
A. 温柔
B. 勇猛
C. 聪明
诗人希望羌族能够变得像哪个地方一样?
A. 北方
B. 东鲁
C. 南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