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7:02
蝶恋花
作者: 杨慎 〔明代〕
夭似花枝轻似雾。
香烬灯昏,梦入瑶台路。
枕上眉山重碧聚。
偎人若把离情诉。
乞巧楼中携手处。
夜夜相思,今夕重相遇。
最恨五更留不住。
航帆风送高桥渡。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轻盈如花、似雾的女子,灯下的香烛微弱,梦中的道路通往仙境。在枕边,仿佛眉山的青色愈加浓重。与人偎依时,似乎将离别的情感诉说。乞巧楼中两人携手的美好时光,夜夜思念,今晚再次重逢。最恨的是清晨五更时分,无法长久停留。随着航帆的风,船只轻快地渡过高桥。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惭愧居士,明代文学家、词人、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变,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此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诗人在作品中渗透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切体悟。
《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与对短暂相聚的惋惜。开篇用“夭似花枝轻似雾”描绘了恋人轻盈的身姿,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柔美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香烬灯昏,暗示夜晚的浪漫与微弱的灯光,使得情感更加浓烈。随着情感发展,诗人表达出因分离而生的思念,体现出深厚的情感纠葛。最后,诗歌以对清晨的怨恨作结,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对瞬间美好的渴望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思念以及对短暂相聚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乞巧楼”是指什么?
A. 旅游胜地
B. 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C. 古代的市场
诗人对“五更”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恨
C. 无所谓
诗中的“香烬灯昏”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温馨
C. 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