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黔中岁暮漫兴》

时间: 2025-07-29 03:17:51

诗句

紫电飞驰尽锦袍,悲风猎猎下城壕。

夜闻北里歌声合,晓望南云杀气高。

岂有功名如绛灌,独尊刀笔到萧曹。

长安只在青天上,莫忆春明露井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17:51

原文展示

黔中岁暮漫兴
作者: 许虬 〔清代〕

紫电飞驰尽锦袍,
悲风猎猎下城壕。
夜闻北里歌声合,
晓望南云杀气高。
岂有功名如绛灌,
独尊刀笔到萧曹。
长安只在青天上,
莫忆春明露井桃。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岁末,紫色的闪电般的马匹飞驰而过,披着华丽的锦袍。悲伤的风呼啸着,吹拂着城外的壕沟。夜里,我听见北边传来的歌声,声音交织在一起;晨曦中,我望向南方,云层中透出一股杀气。难道有谁能将功名比作绛红的灌木?唯有手握刀笔的人才能达到那样的境地。长安的繁华只在青天之上,不必再怀念春天的明媚和井边的桃花。


注释

  • 紫电:比喻飞快的马或兵器,形容速度之快。
  • 锦袍:华丽的衣服。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扬的声音。
  • 杀气:指战斗或冲突的气氛。
  • 绛灌:指绛红色的灌木,象征功名。
  • 刀笔:指文人的笔墨,也可引申为文人的地位和权力。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权力。

典故解析

  • 长安:历史上多次作为都城,象征着权势与富庶。在此,诗人以“长安”来表达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 萧曹:指曹操及其文人的地位,代表着文人所追求的成就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虬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许虬在诗歌创作中重视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岁暮时分,正值年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功名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黔中岁暮漫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功名的无奈。在开篇,诗人以“紫电飞驰尽锦袍”描绘了飞速而来的骑士,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快速,接着“悲风猎猎下城壕”,则引入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似乎暗示着生活中的艰辛。随着夜晚的降临,诗人听到北里传来的歌声,展现出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但随之而来的“晓望南云杀气高”,则反映了现实的残酷与冲突。

诗中的“岂有功名如绛灌”,表达了对功名的思考,似乎在质疑功名的价值。而“独尊刀笔到萧曹”,则提示了文人通过才华获得的地位,暗含对文人生活的肯定与羡慕。最后的“长安只在青天上”,则是对繁华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与人生价值的思考,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电飞驰尽锦袍:描绘骑士的迅速与华丽,暗示生活的迅速与变幻。
  2. 悲风猎猎下城壕:引入悲凉的氛围,表示外界环境的严酷。
  3. 夜闻北里歌声合:夜间听到歌声,传递一种人际温暖的感觉。
  4. 晓望南云杀气高:晨曦中感受到的压迫感,暗示社会的动荡。
  5. 岂有功名如绛灌:质疑功名的含义,表达人生的迷茫。
  6. 独尊刀笔到萧曹:强调文人的地位与成就,表达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7. 长安只在青天上:对繁华的怀念,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8. 莫忆春明露井桃:劝诫自己不要再怀念过去的美好,表现出对现实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作绛灌,增强表达的形象性。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功名的质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电:象征速度与力量,隐喻人生的迅速与短暂。
  • 锦袍:象征华丽与地位,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悲风:象征悲凉与无奈,引发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 长安:象征繁华与权力,表达对理想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电”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速度与飞驰的马
    C. 颜色

  2.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劝诫自己什么?
    A. 怀念过去的繁华
    B. 不要再记挂春天的桃花
    C. 努力追求功名

  3. 诗歌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村
    B. 繁华与权力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探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黔中岁暮漫兴》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多对人生的沉思,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鉴赏与创作》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深入理解《黔中岁暮漫兴》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镇州初归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琴曲歌辞。残形操 和归工部送僧约(工部,归登也,约,荆州人)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镜潭 赠郑兵曹 郑群赠簟 获麟解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乡侯 艴然大怒 集合概念 阿猫阿狗 釒字旁的字 井底虾蟆 枉辔学步 包含谗的成语 母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壤歌 带水拖泥 士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命价 东家丘 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