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5:51
捣练子
作者: 杨慎 〔明代〕
春梦浅,夜筹添。
懒唱新翻阿鹊盐。
黛角歌眉颦翠滴,
绣尖绒舌唾红甜。
春天的梦境很浅,夜晚的思绪渐渐增添。
懒得唱起新翻的《阿鹊盐》。
黛色的眉眼轻轻皱起,像翠色的露珠滴落,
绣花的舌尖轻柔地唾出红色的甜蜜。
“阿鹊盐”出自于民间歌曲,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杨慎在这里引用,说明他对歌唱的懒惰和对往事的怀念。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震川,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常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抒情。
《捣练子》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爱情的向往。整首诗以轻柔的意象构建出梦幻般的场景,令人沉醉。首句“春梦浅”不仅勾勒了春天的意境,也暗示了梦境的短暂与虚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又稍纵即逝。接下来的“夜筹添”则表现了夜晚思绪的增多,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
在后两句中,诗人运用色彩和形象的对比,描绘了一个美丽而愁苦的女子。她的黛眉与翠滴,既是美的象征,也是内心情感的体现。诗中的“绣尖绒舌”更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爱意的甜美,营造出一种轻柔而甜蜜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共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更是一个关于爱情和情感的抒发。杨慎通过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及其背后潜藏的忧愁和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春梦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美好 C. 迷茫
“阿鹊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伤心 B. 欢乐 C. 怀旧
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有什么特点?
A. 美丽而忧愁 B. 冷酷而坚强 C. 幽默而活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慎的《捣练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首词都有对梦境和情感的描写,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愁苦的情感,而杨慎则展现了对爱情的甜美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