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57:39
喜春来 其二
作者: 黄淮 〔明代〕
谁言七夕佳期远,争似人间别意多。
秋风衰鬓渐双皤。何日可归卧白云窝。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
谁说七夕的美好时光还远呢?不如说人间的离别情意更多。如今秋风吹拂,头发已渐渐变白。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躺在那白云的窝里呢?
“七夕”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象征着爱情和团聚。诗中提到七夕与人间的离别情感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黄淮,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离家在外的经历,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七夕佳期与人间离别情,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诗人在第一句中以“谁言”开头,显得质疑而带有反讽,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下来的“争似”引出人间离别的情感,强调了离别的苦楚与情感的丰富。在描写秋风和双鬓时,诗人通过对衰老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归乡生活的向往。“何日可归卧白云窝”则是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期待,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
诗词测试:
“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
诗中提到的“白云窝”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