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祭天神 和耆卿韵》

时间: 2025-04-25 06:43:03

诗句

念凤城、初识双鬟亸。

傍湖堧、两两垂纶浮钓舸。

时光最好清明,到处传新火。

渐樱桃、结子圆红,芳心那。

摘得了、归来卧。

恨佳节、如客匆匆过。

关山远、烽燧急,比翼惊分破。

向如今、空劳鱼目,难写鸾笺,夜永无憀,自拥单衾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43:03

原文展示:

念凤城初识双鬟亸。傍湖堧两两垂纶浮钓舸。时光最好清明,到处传新火。渐樱桃结子圆红,芳心那。摘得了归来卧。恨佳节如客匆匆过。关山远烽燧急,比翼惊分破。向如今空劳鱼目,难写鸾笺,夜永无憀,自拥单衾坐。

白话文翻译:

在凤城初次见到双鬟的女子。湖边的堧上,两两垂钓的小船轻轻浮动。清明时节是最美好的时光,处处都有新火传递。樱桃渐渐结出圆润的红果,我的芳心又如何呢?摘得樱桃后归来却只能卧床。怨恨佳节如同过客般匆匆而过。远处的关山和急促的烽火,让我心中悲伤。如今徒然劳心于鱼目之事,难以书写鸾笺,漫漫长夜无奈,独自拥着单薄的被子坐着。

注释:

  1. 双鬟亸:指的是头饰,双鬟是两根髻髻,亸指的是女子的发饰。
  2. :指堤岸、岸边。
  3. 垂纶:指垂钓,古人常用此词。
  4. 清明:清明节,春季的节气,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5. 樱桃结子:指樱桃成熟,象征着美好和丰收。
  6. 佳节如客:指佳节来临,像过客一样匆匆而过。
  7. 烽燧:指烽火台,古代传递信号的设施。
  8. 鱼目:比喻虚假的东西。
  9. 鸾笺:古代书信的纸张,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10. 单衾:单薄的被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诗作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物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个人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和节日匆匆的无奈之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开篇以“凤城初识双鬟亸”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景,双鬟的女子,象征着年轻和美丽,带着对初识的美好回忆。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清明的美好逐渐被“佳节如客匆匆过”所掩盖,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无奈。诗中“关山远烽燧急”的描写,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忧虑,远方的烽火似乎在提醒他生活的急促和难以把握。最后,诗人在漫漫长夜中自怜,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通过对时间、节日、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凤城初识双鬟亸:在凤城初次见到美丽的女子,勾起了对青春的回忆。
  2. 傍湖堧两两垂纶浮钓舸:湖边的堧上,两两相对的钓船,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3. 时光最好清明,到处传新火:清明节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勃勃,新的希望在每个角落传递。
  4. 渐樱桃结子圆红,芳心那:樱桃渐渐成熟,诗人却对自己的情感产生疑惑。
  5. 摘得了归来卧:虽然摘得美果,但内心却感到空虚。
  6. 恨佳节如客匆匆过:对佳节的怨恨,仿佛只是匆匆的过客。
  7. 关山远烽燧急,比翼惊分破:遥远的关山和急促的烽火让人心生不安,像是两只比翼鸟被惊散。
  8. 向如今空劳鱼目,难写鸾笺:如今的烦恼如同鱼目般虚假,难以传达心中情感。
  9. 夜永无憀,自拥单衾坐:漫漫长夜无尽的忧伤,独自一人抱着单薄的被子坐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佳节如客”,将节日比作过客,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芳心那”,赋予心情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关山远烽燧急,比翼惊分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孤独和无奈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凤城:象征着美好回忆和青春。
  2. 双鬟亸:代表着美丽的女子,青春的象征。
  3. 清明:象征生机与希望。
  4. 樱桃:象征美好和丰收,但也暗示了内心的空虚。
  5. 烽燧:象征着战争与忧虑,暗含现实的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鬟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发饰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清明”代表什么? A. 一种天气
    B. 一种节气
    C. 一种习俗

  3. 诗中“恨佳节如客匆匆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慨,但风格各异,前者更为直白,后者则细腻而富有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汉武 代意 题天封寺 辞举乡饮 其三 辞举乡饮 其二 辞举乡饮 其一 答湛甘泉 新月 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 塞下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铲恶锄奸 贫无立锥之地 包含上的成语 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侨躮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尘堁 腰酸背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竖心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物物交换 口讲手画 韭字旁的字 令显 秀才人情半张纸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