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偈颂一百五十首》

时间: 2025-07-28 09:45:40

诗句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过去诸佛罪不重料,见在菩萨理无曲断。

未来学人,咄,切忌草里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45:40

原文展示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过去诸佛罪不重料,
见在菩萨理无曲断。
未来学人,咄,切忌草里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大圆觉”为中心,作为我的修行场所。过去的诸佛显然没有重大的罪过,面对菩萨时更是没有偏见和断裂。未来的修行者们啊,注意了,切忌在草丛中打滚。

注释

  • 大圆觉:指的是圆满的觉悟,通常用于佛教中形容智慧的圆满。
  • 伽蓝:寺庙或佛教的庙宇。
  • 诸佛:指所有的佛,强调佛的众多性。
  • 菩萨:指已经觉悟但选择留在世间帮助众生的修行者。
  • 草里辊:比喻在世俗中沉溺于繁琐事务,影响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心月,宋代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与诗词创作而著称,致力于将佛教思想与诗歌艺术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逐渐与士人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作者旨在通过诗歌,传达佛教的觉悟与修行的必要性,提醒未来的修行者保持清醒与警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释了佛教徒应有的修行态度。诗的开头提到“大圆觉”,这一概念不仅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是作者心灵追求的目标。接着,诗人以“过去诸佛罪不重料”对比,说明过去的佛祖们没有重大的过失,这反映出修行者应以清净心态面对自我,避免不必要的内心负担。

“见在菩萨理无曲断”,揭示了菩萨的宽广与包容,强调在修行的路上,必须保持心灵的清澈与明净,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干扰。最后的警示“未来学人,咄,切忌草里辊”,则是对未来修行者的告诫,提醒他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在世俗之中迷失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警示的手法,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智慧与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修行的目标和场所。
    • 第二联通过对过去诸佛的描述,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修行。
    • 第三联强调菩萨的特质,表现出对理想修行者的期望。
    • 最后一句是对未来修行者的警示,具有强烈的指向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大圆觉”比喻智慧的圆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警示未来的修行者要避免迷失在世俗之中,保持觉悟之心。

意象分析

  • 大圆觉:象征着最高的智慧与觉悟。
  • 伽蓝:代表着修行的地方与环境。
  • 菩萨:象征着慈悲与智慧的结合。
  • 草里辊:隐喻凡尘中的杂乱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圆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佛教境界
    B. 一种行为方式
    C. 一种哲学思想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草里辊”指的是什么? A. 打滚的动作
    B. 沉溺于世俗事务
    C. 享受生活
    答案:B

  3. “见在菩萨理无曲断”意在强调什么? A. 对菩萨的崇拜
    B. 菩萨的宽容与理智
    C. 修行的艰难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同样探讨了觉悟与智慧的主题。
  • 《金刚经》:涉及佛教哲理,对于修行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诗词对比

  • 释心月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意象上都有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但释心月更加强调内心的觉悟与修行的必要性,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佛教哲学概论》
  • 《宋代诗词研究》
  • 《释心月诗集》

相关查询

沁园春·云壑泉泓 沁园春 寿少詹学士镜川杨公 沁园春 沁园春 其十一 戒游 沁园春·谁似花翁 沁园春 题顾荇文碧梧翠竹堂 沁园春 寿可行弟,次其见寿韵 沁园春 其五 严陵感旧 沁园春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鼻的成语 丿字旁的字 破釜沉船 包含搪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大白于天下 勿谓言之不预 理兵 叨飻 穴宝盖的字 不便之处 会串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汹汹拳拳 各种各样 单耳刀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