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樗》

时间: 2025-05-14 04:03:34

诗句

材气俱偏性亦偏,偶乘雨露觉乔然。

参天无象鸾凰远,借日为阴燕雀便。

只好沉沟终作断,不应当路久妨贤。

蹶之可宥曾非楮,且把功名付爨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4:03:34

原文展示

大樗 沈周 〔明代〕

材气俱偏性亦偏,偶乘雨露觉乔然。 参天无象鸾凰远,借日为阴燕雀便。 只好沉沟终作断,不应当路久妨贤。 蹶之可宥曾非楮,且把功名付爨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棵大树,虽然材质和气质都有些偏颇,但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高大挺拔。它高耸入云,却无法吸引凤凰这样的神鸟,反而是燕雀在它的阴影下安逸。它最终只能沉入沟壑,断裂腐朽,不应该长久地挡在路上妨碍贤人。即使它倒下,也并非无用,它的木材可以用来烧火,功名就这样化为烟尘。

注释

  • 材气俱偏性亦偏:指树木的材质和气质都有所偏颇。
  • 偶乘雨露觉乔然:偶然得到雨露的滋润,显得高大挺拔。
  • 参天无象鸾凰远:高耸入云,却无法吸引凤凰这样的神鸟。
  • 借日为阴燕雀便:借太阳的光线形成阴影,燕雀在其下安逸。
  • 只好沉沟终作断:最终只能沉入沟壑,断裂腐朽。
  • 不应当路久妨贤:不应该长久地挡在路上妨碍贤人。
  • 蹶之可宥曾非楮:即使倒下,也并非无用。
  • 且把功名付爨烟:功名就这样化为烟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的诗画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写,隐喻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的大树虽然高大,却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最终只能沉沦,象征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大树虽然高大,却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最终只能沉沦,象征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参天无象鸾凰远”和“借日为阴燕雀便”,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材气俱偏性亦偏:开篇即指出树木的材质和气质都有所偏颇,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2. 偶乘雨露觉乔然:偶然得到雨露的滋润,显得高大挺拔,但这种高大是偶然的,不是常态。
  3. 参天无象鸾凰远:高耸入云,却无法吸引凤凰这样的神鸟,暗示了树木的高大并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4. 借日为阴燕雀便:借太阳的光线形成阴影,燕雀在其下安逸,暗示了树木的高大反而成了燕雀的庇护。
  5. 只好沉沟终作断:最终只能沉入沟壑,断裂腐朽,表达了作者对树木命运的无奈。
  6. 不应当路久妨贤:不应该长久地挡在路上妨碍贤人,暗示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7. 蹶之可宥曾非楮:即使倒下,也并非无用,表达了作者对树木价值的肯定。
  8. 且把功名付爨烟:功名就这样化为烟尘,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参天无象鸾凰远”和“借日为阴燕雀便”,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树木的高大和命运。
  • 拟人:如“偶乘雨露觉乔然”,将树木拟人化,赋予了树木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材气俱偏性亦偏”和“蹶之可宥曾非楮”,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写,隐喻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的大树虽然高大,却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最终只能沉沦,象征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树:象征了作者自己,高大却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 雨露:象征了偶然的机遇,使得大树显得高大挺拔。
  • 鸾凰:象征了高贵和神圣,暗示了树木的高大并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 燕雀:象征了平凡和安逸,暗示了树木的高大反而成了燕雀的庇护。
  • 沟壑:象征了沉沦和腐朽,表达了作者对树木命运的无奈。
  • 爨烟:象征了功名的淡泊和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大树象征了什么? A. 作者自己 B. 社会不公 C. 偶然的机遇 D. 高贵和神圣

  2. 诗中的“鸾凰”象征了什么? A. 高贵和神圣 B. 平凡和安逸 C. 沉沦和腐朽 D. 功名的淡泊

  3. 诗中的“爨烟”象征了什么? A. 功名的淡泊 B. 偶然的机遇 C. 沉沦和腐朽 D. 高贵和神圣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古柏行》:通过对古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古柏行》与沈周《大樗》:两首诗都通过对树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沈周的诗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沈周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对明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是了解明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感山十咏 其五 华严堂 感山十咏·石桥 赠黄道士思成祈雨感应 丙辰只召入京道信州题一杯亭 山市 送周县尉满秩归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 次刘仲山饯归韵 寄邹希圣兄弟 木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包含愁的成语 信赏 用心用意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瓠栖 猜想 月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寸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榛狉 齊字旁的字 百巧成穷 角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示导 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儗非其伦 饮至策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