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7:39
青青涧上松,廖廖涧底柏。
松森上曾云,柏局抱幽石。
偃植虽不同,臭味乃相得。
千霜与百雪,偶立众芳侧。
众芳岂不好,岁晏扫无迹。
广厦罩群木,万牛挽山泽。
松材可世用,攀援入王国。
草木岂有情,亦复念离析。
君看此翠柏,错莫无颜色。
孤阴愁月夜,独籁怨风夕。
苍官何当归,相望长相忆。
青翠的松树在涧上生长,涧底的柏树则显得稀疏。
松树在山巅上曾经与云雾相伴,而柏树则依偎着幽静的岩石。
虽然两者的生长姿态不同,但却各自有着独特的香气。
经历千霜百雪,它们偶然地在众多花草的旁边伫立。
这些花草难道不好吗?只是到年末时,却已扫去无痕。
高大的房屋笼罩着群木,成群的牛在山泽中耕作。
松木可以为人所用,爬升入王国的建设中。
草木难道没有情感吗?也在念念离别。
你看那翠绿的柏树,怎会没有它的颜色呢?
孤独的阴影在月夜中忧愁,独自的声音在风中哀怨。
苍白的官人何时归来,相望之间长久思念。
诗中提到的松树和柏树,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常被古人用作志向高远的象征。松柏在寒冷的冬季仍能青翠常春,寓意着坚贞的品质。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澄江,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松柏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或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青青涧上松送致远入官》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诗作。诗中优美的意象,将松树与柏树的相对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松柏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尤其是“孤阴愁月夜,独籁怨风夕”两句,情感愈发浓烈,表达了孤独与惆怅的心境。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突显出松柏的不同特性与共同的坚韧,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使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松与柏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生命力;通过“孤阴”和“怨风”,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借助松柏的形象传达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离别与孤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青涧上松”主要表现了什么?
“孤阴愁月夜”中“孤阴”指的是什么?
诗中体现了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美,而范成大的作品则更强调植物的坚韧与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