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8-09 09:32:32

诗句

世事盛衰谁得知,惠陵烟草掩柴扉。

陵边人家丛竹里,灯火喧呼迎妇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9:32:32

原文展示:

世事盛衰谁得知,惠陵烟草掩柴扉。
陵边人家丛竹里,灯火喧呼迎妇归。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兴衰变幻,谁能真正知晓呢?惠陵的烟雾和青草掩盖了柴门。陵边的村庄,竹林之间,灯火通明,热闹地迎接着归来的妇女。

注释:

  • 世事盛衰:指的是社会的兴衰变化。
  • 惠陵:可能是指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烟草:这里指的是烟雾和草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景象。
  • 柴扉:柴门,简陋的门。
  • 灯火喧呼:灯光明亮,喧闹声,形容热闹的景象。
  • 迎妇归:迎接归来的妇女,表现出一种温暖和团聚的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世事盛衰”可以与古代哲学中的无常思想相联系,强调人生和社会的变迁无常,令人感慨。惠陵作为地名,可能也承载了某种历史或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词多以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为主题,风格豪放,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作者对社会变迁有深切的感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和对家乡生活的眷恋。

诗歌鉴赏:

《杂咏四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开头两句便直入主题,展现出作者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变迁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惠陵烟草掩柴扉”描绘了一幅乡村宁静而朦胧的图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接下来的“陵边人家丛竹里,灯火喧呼迎妇归”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场景,表现了对家庭和睦的向往。两者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感伤中又透出一丝温暖,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珍惜。诗中运用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世事变迁带来的哲思与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盛衰谁得知:人生的变迁,谁能真正了解?
  2. 惠陵烟草掩柴扉:惠陵的朦胧景色掩盖了简陋的门。
  3. 陵边人家丛竹里:村庄坐落于竹林之中,显得宁静。
  4. 灯火喧呼迎妇归:灯光明亮,热闹地迎接回家的妇女。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沉重与结尾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生活的复杂性。
  • 意象:烟草、灯火、竹林等意象,营造出乡村生活的氛围。

主题思想:本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草:象征着自然与朦胧的生活。
  • 柴扉:代表着贫困与简朴。
  • 灯火:象征着温暖与团聚。
  • 丛竹:代表着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A. 灯火喧呼迎妇归
    • B. 世事盛衰谁得知
    • C. 惠陵烟草掩柴扉
    • D. 陵边人家丛竹里
  2. “惠陵”在诗中指的是:

    • A. 一个地名
    • B. 一个人名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情感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家国情怀方面相似,但陆游更侧重于生活的温暖,而杜甫则更为悲悯与忧国。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恩除秘书监 乌夜啼(八之六) 上方銛老求宿芦诗宿芦盖所寓室名以其似渔舟 次韵周辅道中 忆昔 夜坐 幽居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 春游 暮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贿交 臭味相投 鹵字旁的字 隆器 血细胞 女貌郎才 戚钺 凡响 食字旁的字 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解人颐 蚁萃螽集 己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摇唇鼓喙 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