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1
沁园春(答陈上舍应祥)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华发萧萧,归碧鸡坊,出金马门。
把一枝色笔,掷还郭璞,些儿残锦,回乞天孙。
永免朝参,更无宣锁,送老三家水竹村。
休休也,任巫阳来下,未易招魂。
茅檐安得庖阍。倩便了沽来酒满樽。
叹角巾东路,吾寻初服,上书北阙,子漫危言。
漏院霜靴,火城雪辔,得似先生败絮温。
安危事,付布衣融泰,鼎足膺蕃。
白发萧条,归来时经过碧鸡坊,走出金马门。
我把一枝彩笔,扔还给郭璞,些许残余的锦绣,想乞求天孙的眷顾。
永远免去早朝的参拜,更无需锁住心灵,送我去三家水竹村。
休息吧,让巫阳的雨水降下,灵魂难以招来。
茅檐下如何能有厨房呢?请你买来酒,满满一樽。
叹息着角巾的东路,我寻求初次的衣服,向北阙上书,子弟们漫谈危言。
漏院中的霜靴,火城的雪辔,像是先生破败的温暖。
安危之事,交给平民融泰,鼎足而坐,安定繁荣。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景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作以豪放激昂著称,风格独特,常以壮丽的意象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提及的地名与人物,体现了诗人与当时社会的紧密联系。
本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词和诗的结合,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开篇以“华发萧萧”引入,展现出诗人年迈之感,接着通过“碧鸡坊”和“金马门”描绘出一种归乡的情景,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诗中提到的“郭璞”与“天孙”,不仅是对才华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在描绘个人情感时,诗人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霜靴”“雪辔”,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寒冷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诗中提到的“安危事,付布衣融泰”,表达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尊重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一种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例如“华发萧萧”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碧鸡坊”是指:
诗中提到的“郭璞”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