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1:02
诗词名称: 大圣乐 法源寺牡丹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酣酒妆秾,摸碑廊静,梵天春晚。
记旧游侧帽西阑,自剪露华不负,看花双眼。
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
忘归去,对油幕半开,日斜经院。
莺花正愁梦短。奈一例华鬘催劫换。
傍石幢凉雨,残僧还说,沈香新怨。
泪湿洛阳东风谱,怕衔尽蔫红成鹿苑。
倾城恨,也惆怅避风台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醉酒后的惬意和对过往游玩的回忆。酣饮之后,走在静谧的碑廊中,感受到梵天的春意在悄然流淌。回忆起曾经的游玩,与朋友在西阑亭边,自剪露华,细腻的花香扑面而来。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娇弱的花朵仿佛无力承受,香气飘散满袖。归去的念头被一幅油画所打断,夕阳西斜,映照着寺院的宁静。此时,黄莺和花儿都让人感到梦短情愁,不由得感叹时间匆匆。石幢旁的凉雨中,残留的僧人还在低语,提起沈香的新怨,让人不禁泪湿心头。洛阳的东风中,怕是再也无法衔接那枯萎的红花,犹如鹿苑的孤寂。倾城的恨意,亦让人感到在避风台上无处诉说的惆怅。
作者介绍:
朱祖谋(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美及人文情怀,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夏秋冬的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写于法源寺牡丹盛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及对往昔游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朱祖谋的《大圣乐 法源寺牡丹》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全诗从“酣酒妆秾”开始,便营造出一种醉意浓厚的氛围,诗人在酒意的催动下,回忆起往昔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法源寺的环境和牡丹的盛开,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尤其是“暖玉倚云娇无力,著人处天香吹袖满”,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花朵的娇嫩和香气的弥漫,描绘出一种春日的柔美和温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莺花正愁梦短”,此句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对短暂春光的惋惜,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梦境般的短暂与无常。最后,随着“倾城恨”一句的出现,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景,更深刻地探讨了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索春天的美丽与时间的无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酣酒妆秾”意指什么?
A. 酒后醉意浓厚
B. 酒香扑鼻
C. 酒杯满溢
答案:A
诗人回忆往昔游玩时,提到的地点是?
A. 东风台
B. 西阑亭
C. 法源寺
答案:B
“莺花正愁梦短”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愁苦
C. 无奈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与背景知识,适合对朱祖谋及其作品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