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1
人道书岩好,谁知石洞奇。
外缯一径尽,中忽万峰欹。
窍石天成屋,泓泉鬼斸池。
弘中远孙子,宴喜又添诗。
人们都说书岩的景色很好,谁能知道这里的石洞更为奇妙呢?
外面的一条小道走到尽头,里面却有万座山峰倾斜而立。
山洞里的石头自然而成了房屋,清澈的泉水仿佛是鬼神雕刻的池塘。
在这广阔的地方,远方的孙子和我一起欢聚,诗兴又添一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跟随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在彭泽的游览途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寄题彭泽王尉廨舍二境·潜玉洞》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开篇就以“人道书岩好”引入,展现了大众对自然美的普遍认知,而“谁知石洞奇”则显现出诗人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暗示了在众人眼中未曾发现的美。接下来的“外缯一径尽,中忽万峰欹”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对比,描绘出洞内的壮阔与奇特,构建出一种更为神秘的空间感。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窍石天成屋,泓泉鬼斸池”的描写,诗人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把这种美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欢愉。在“弘中远孙子,宴喜又添诗”中,诗人以家庭聚会的场景,传达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歌的情感基调也因此愈加温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的综合风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书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处风景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山
诗中“泓泉”形容什么?
A. 清澈的泉水
B. 深邃的大海
C. 繁茂的森林
D. 巨大的湖泊
诗中提到的“宴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食物的赞美
B. 家庭团聚的快乐
C. 诗歌创作的灵感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